|
天涯海角风景区位于海南三亚市西26公里的马岭山,立于碧水蓝天之治疗白癜风北京医院下,终年守望着浩浩南海。
如果有人问,在海南最能展示海南岛风光特色,最具南国风情魅力的地方是哪里?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请你到“天涯海角”来。
正如“天涯海角”字的本意那样,到“海角”去“天涯”,根本不是我的梦想。当然,这绝不是我不想做梦,而是即便做梦,也根本想不到、甚至也不会去想,我有一天会来到“天涯”与“海角”。
梦,永远是一种虚幻中的想象。假如,你有一天突然出人意料、非常意外地来到曾经连做梦都不能想象的地方,又是怎样一种心境呢?我想,你一定会感到很快乐、很幸福,你也一定会在今后的岁月中,倍加珍惜和感念自己的快乐与幸福。
“天涯海角”是最能展示海南风光、最具椰岛风情特色的地方。海滩上迎风摇曳的椰子树,一块块突兀崛起、雄峙海边的巨大岸礁,迎着海风扑面而来的翻卷着的浪花,柔软细腻的沙滩南昌白癜风专科医院,还有澄碧蓝天中悠然游走的一朵朵白云,一切都让人感觉是那样宁静、优美、恬淡和高远,充满浪漫的诗情画意和无尽遐想。
“天涯”“海角”是一个地理坐标,还是一个美丽传说?人们为什么要称这里为“天涯”“海角”呢?据介绍,关于“天涯”“海角”的来历,大致有两种说法。其一,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因触犯当朝改革派的利益,被贬到偏远的海南岛任职。那段日子,他心中忧闷,常到海边散步。一日,正在散步时,突遇狂风暴雨,他连忙躲在一块巨石之下,只见海面波涛连天,汹涌澎湃,不一会儿,风停雨消,天气转晴,海面上波光粼粼,白帆点点,格外好看。苏轼受到感染,诗兴大发,随手在这块大石上题了“天涯”“海阔天空”六个大字。后来,一位石匠发现了苏东坡写的字,就把它刻下来。从此,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作““天涯”,这块大石头又被称为“天涯石”。又因为这里原来还叫角岭,紧靠海边,人们又把“天涯”和“角岭”结合在一起,起了个新名“天涯海角”。
另外一种说法,古时因海南人烟稀少,荒芜凄凉,孤悬海外,而成为贬谪之地。宋名臣胡铨有“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若烟正断魂”之叹,道出贬官们前行无路,回转无望的悲凉心境。也正是如此,来到前临茫茫大海,后无退路的陆之尽头,人们只能望海兴叹身处天之涯,海之角的无奈,这也就成了“天涯海角”一说的又一由来和出处。
“天涯”“海角”景区由历史名人雕塑、笆篱凝霞和滨海摩崖石刻等几个主要景点构成。全中国人民都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天涯”与“海角”石就在这里。
“天涯”与“海角”给人第一印象是美,是一种优美,是一种清新与浪漫的美,更是一种饱含着椰风海韵诗一般的美。可以说,在这里移步换景,大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一排排犹如美少年般英俊挺拔的椰子树,一片片疏疏落落、令人产生无限遐想、在海风中轻轻摇曳的片片椰影,一处处或如恋人相依、或如玉兰含苞、或如石柱擎天、或如峭崖临海、或如雄峰突兀的岸礁巨石,那凌空飞溅,在不经意间打湿老榕树胡须的一抹流泉,还有在万顷碧浪之中迎着太阳,飞快地追逐着幸福与快乐的点点帆影,一切都美不胜收,让人留恋忘返。
1994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在游览天涯海角时,曾为眼前美景所动,欣然提笔赋诗:“不知何处有天涯,四季和风四季花;为爱晚霞餐海色,不辞坐占白鸥沙。”此诗,表达了赵朴初老人对海南及天涯海角气候、景色的赞美。如今,赵朴初老人的诗句,已被镌刻在景区一处巨石之上,以供游人玩味欣赏。
“天涯”“海角”在人们心目中,也是一种象征。所以,来到“天涯”与“海角”的人,也多是为了一了心中夙愿。走过“天涯”,来到“海角”,我迎着海风,在海潮涌动撞击礁石的轰鸣声中,给远在东北的母亲和妻子每人打了一个电话:“我到天涯海角了,我在天涯海角给你们打电话……”电话中,海风送去了我在天涯海角对她们的祝福,也带去了我对亲人深深眷念。
“海角”是“天涯”的尽头,在“海角”回望“天涯”,海滩上岸礁巨石或遗世独立,或叠石成峰,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奇形怪状、神态各异的巨大礁石,或与海滩椰树相映成趣,或与岸上流泉瀑布遥相呼应,或巨石与巨石交相辉映,犹如一道雄浑厚重的交响曲,在海潮拍岸的涌动中,展示着英雄伟岸般的风采。
然而,站在“海角”向前远眺,便是平沙千里,碧浪万顷,海天辽阔,令人眼前豁然开朗。平展舒缓的海滩,犹如一位温柔娴静的少女,依偎在一片翠绿椰林之中,静静地、在日夜不息地、倾听着风与浪花带来的大海的喧嚣与歌唱北京青少年白癜风医院。
2016年10月1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