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猴子
“猴子”姓侯,大名一个“志”字,乡亲们爱开玩笑,都把他叫做“猴子”。其实这是一个昵称,猴子聪明乖巧,惹人喜爱。
“猴子”长得确有几分像猴子,这在班里免不了要受小伙伴们的欺负。“猴子”打打不赢、骂骂不赢,只有拼命读书,年年都拿第一。对于这样的“尖子生”,老师自然格外呵护。“猴子”尝到了甜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自古都是这个理儿。他在心里暗暗立下志愿,“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将来一定要上城里的大学,讨城里的女人做老婆,让城里人听自己使唤。
“猴子”果然争气,一路顺风,不仅上了城里的大学,还讨了城里的女人做老婆,只是工作不理想,因为没有后台和背景,被发落到一所中学当老师,整天站在黑板前吃粉笔灰,“让城里人听自己使唤”自然是落空了。
好在消沉冷落的时间不长,机会来了。某政府机关公开招考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猴子吃上火的东西就会犯病并且没感受到任何刺激是白癜风吗”使出了吃奶的劲儿,这一回又赢了。
“猴子”清楚,自己根底太浅,初来乍到,还得装装“三孙子”。他逢人便露三分笑,见谁都喊“老师”,连驾驶员也不例外,上上下下给人留下了好印象。在这段时间里,他察言观色,见风使舵,很快得到顶头上司的赏识,在自己荣升以后,把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宝座让给了他。
“江上有奇峰,锁在烟雾中。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猴子”气不愤的是,县里有两患者提问:背上有白点,有筷子头一样粗,很多,是什么病?个大名鼎鼎的才子,恃才傲物,从不把他放在眼里。一个叫李力,文章写得漂亮,在市里、省里都小有名气;一个叫倪涛,搞摄影是把好手,与李力堪称“双璧”。
“猴子”决定先整治这两个“刺儿头”。县里开展“保先”活动,李力不是党员,自然没有资格“保先”,可“猴子”偏偏安排他写工作总结,事先又不讲明目的、要求;李力写一稿,他否定一稿,一连写了6稿都通不过,意在向人表明:你们看看,李大才子就是这个水平。对倪涛,他故意指着他的作品当众贬损,构图不合理啦,用光没讲究啦,主题不突出啦,比例不协调啦,等等,等等,总之,一无是处。
“猴子”没想到,这次真正碰上了两个强劲的对手。你说人家不行,人家的作品在那儿摆着,有那么多的拥护者和崇拜者;你想给人家小鞋穿,人家也不买账,因为一来人家没有什么把柄和软处,二来人家是大头百姓,啥也不图。“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璧立千仞,无欲则刚”,你能把人家咋的?
更让“人的性格脾气受食物影响猴子”恼火的是,从此他再也使不动这两个大能人了。不管你安排什么事儿,他俩一会儿头疼,一会儿脑热,你想追究什么吧,人家有医生证明,你总不能强迫病人干活吧,这可不符合人道主义原则呀!没办法,以后凡碰到“高、精、尖”的活计,他只有花钱雇用“手”,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不用他私人掏一分钱。不过这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猴子”落了个压制人才的恶名,人们背地里都叫他“武大郎”。
两位才子的反击更有水平,李力写了一篇杂文,名叫《感谢对手》,里面有一段话这样写道:花果山上的“弼马温”,感谢你的压制和打击,这种反作用力时时激励我反躬自省,勇猛精进,去攻克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个险关障碍,登临自由王国的“泰山极顶”,“一览众山小”,何其快哉!
倪涛则画了一付漫画,题名《沐猴而冠》,矛头所指,不言自明。不知“猴子”看了这两件东西,作何感想?我们期待着他的自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