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15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幸福是什么 _2

6851

主題

6851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不离不弃つ 發表於 2016-11-25 18:20: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一种感觉》[1]:   

  一位迟暮的富翁,在冬日的暖阳中到海边散步时看到一个渔夫在晒太阳,就问道: 皮肤白癜风如何治疗   

  “你为什么不打鱼呢?”   

  “打鱼干什么?”渔夫反问。   

  “挣钱买大渔船呀!”   

  “买大渔船干什么?”   

  “打更多的鱼,你就会成为富翁了。”   

  “成了富翁又怎么样?”   

  “你就不用打鱼了,可以幸福自在地晒太阳啦。”   

  “我不正在晒太阳嘛!”   

  富翁哑然。   

  幸福还是一个善举,一重追求。   

  一位流落他乡、举目无亲、尚未成名的穷画家,因为付不起房租被迫冒着风雪来到一家廉价的小画铺前,几乎是央求着老板开门,希望能买下他的一幅刚刚完成的静物画。如果再卖不出一张画,那么穷画家将被赶出旅店而露宿风雪街头。不幸中之万幸,小画铺老板免强买下了他的画,给他5个法朗。就在这个风雪交加的归途中,穷画家碰上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刚从圣拉萨教堂里走出来。她那双可怜的孤苦无助的眼睛告诉画家,她正处在饥寒交迫之中。自身难保的画家毫不犹豫地把刚拿到手的5法郎全部送给了这个素不相识、可怜楚楚的小女孩。他甚至还觉得自己所给予这个小女孩的帮助太少、太无济于事,于是便满脸惭愧逃也似的离开了,消失在凛冽昆明治疗白癜风的风雪中。   

  这位穷画家就是印象画派的不祧之祖,被后人誉为艺术殿堂中的苦行僧凡高。无疑地,缺衣少食的凡高依旧视行善为无上的幸福。“艺术家应该和上帝那样,把个人的苦难变成全人类的光明。”凡高正是这样的艺术家。他凭着他的那颗善心及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最终占领了艺术的大舞台,使之显得那么的渺小。他的作品也因注入了善的灵魂而同他的名字永不朽!   

  幸福还是不幸的反面。战胜不幸,幸福就会悄然来临。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如是说。她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告诉世人,一个幽闭在盲聋世界里的人如何顺利地从哈佛大学毕业,熟练地掌握多种语言,成为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留下十四本著作,建起一家家慈善机构……海伦是不幸的,孩童时的一场高烧夺去了她的聪明,她同时又是幸福的。恩师莎莉文老师为她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亲朋好友也都向她伸出一双双关爱之手。在关爱中成长起来的海伦顽强勇敢,她把这份浓浓的爱成千上百倍地回报给了社会。她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已成了无价的精神力量,鼓舞了和正鼓舞着多少的残障人士,让他们看到人生的光明一面:幸福尚未离他们远去。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次善举,是一种追求,是对不幸的战胜,是让人看到看到人生的光明和美好的精神力量,……   

  幸福可以描述,可以感受,构成幸福的因素也可以列举一二,健康、快乐、亲情、友谊、成就,诸如此类。然而幸福本身却难以定义。也许正因为这样,罗素在《中国人的性格》中才作出一个著名的人生观点:用自己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是错误的。   

  由此看来,幸福还因人而异。幸福还可以是一首悠美的歌曲,一个理解的眼神,甚至有时候,遗憾也是一种幸福,有如残缺也是一种美一样。   

  幸福无处不在,就在你身边,就在你身上,你感觉到了吗?   

  [1]此文见于《心灵鸡汤》北京哪里有治夏季白癜风发病原因疗白癜风医院,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吴景明编著,2009年5月第2次印刷,Page137,作者待考。作者注。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