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17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不在兹乎

6851

主題

6851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不离不弃つ 發表於 2016-12-3 20:41: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司马迁对孔子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读《孔子世家》不仅景仰孔子的高尚品德,还看到一个坦然自信、镇定自若的老师。   

  当孔子被匡人围急时,弟子们惊惧万分,此时此刻作为老师的孔子虽已五十五岁,却镇定自若,用高度的自信稳住学生们的情绪,他坦然说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意思是说:周文王虽然去世,周文王的文化思想难道不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想要灭掉周文王的文化思想,后人就不能见到;上天如果不灭掉这种文化思想,匡人又能对我怎么样呢!当学生们在危机时刻听到老师这样的话时,他们还会惊慌失措吗?他们一定会想:是啊,我们的老师是上天派来传播思想的,我们的老师是上天派来教育我们的,谁也不能把他怎么样,谁也不能把我们怎么样。   

  孔子的自信和镇定,不仅仅是一时一刻,在任何时候他都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思想,相信自己的行动,相信自己的理想。鲁定公和齐景公在夹谷相会时,齐国以大国自居,不尊诸侯会盟之礼,表演一些刀戟剑戈,优倡侏儒之舞,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那份有礼有节,镇定自信在这几个动作中跃然而出,他面对强国,不惧不卑,厉声说道:“匹夫而荧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这铿铿的言辞你会想到出之于一个彬彬文人之口吗?这不仅表现了孔子的镇定自信,还证明了孔子的勇敢和智谋。他的政治思想不仅仅是纸上谈兵,在实践中他更能应用自如,这在他帮助鲁定公“堕三都”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军事才能。   

  可惜孔子像历史上所有怀才不遇的文人一样,生不逢时,难遇明主,鲁国在他的治理下刚有起色,鲁君就经不住美女的诱惑了,孔子只好主动离开鲁国,周游列国。无奈处处碰壁,处处遭到馋毁迫害。在这十四年的流亡之中,孔子所表现的精神却与历史上甚至现在的怀才不遇的文人不同。屈原遭陷,忧思忧愤而赋《离骚》;司马迁受刑,忍辱苟生而著《史记》;李白不遇,醉酒当歌;杜甫漂泊,忧心苦思写诗寄情;就连被后人以心胸豁达称道的苏轼被贬黄州时不也感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吗?我们现代一些人不也经常埋怨这,埋怨那吗?特别是教育上,有的老师就经常埋怨工资低,学生基础差,领导不重用他,但从来不埋怨自己没有努力,不埋怨怎样治疗白癜风自己的思想境界,当一个人的思想境界达到一定高度时,他就不以物质的不满足为念,不易别人的眼光和态度为念,他会倾其所生,努力去干自己认为伟大的事业,可能在他的有生之年,他不为人所重视,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多少年后,他会耀眼成一颗灿烂的明星。   

  孔子在十四年的流亡中是怎样表现的呢?在宋司马桓卼想杀孔子时,弟子们劝他快跑,可他却说:“天生德于予,桓卼其如予何?”当别人说他是丧家之狗时,他却欣然而笑。当看到卫灵公与夫人同车,招摇过白癜风医院重庆哪家好ml]北京治疗北京市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市时,孔子主动离开卫,他并不为了自己的官位而迁就自己的君主,看你有德,我则辅佐,看你不行,我立刻离你而去。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周游,不是求仕,尽管儒家思想里有“学而优则仕”,孔子周游的目的是传道,是替天传道,是想实现自己以“礼”治国的政治理想。所以他在遭遇困难时,不以自身为忧,不以无人理解,不以无人采纳为忧,因为他相信自己是替天传道的。   

  在孔子被困于陈蔡时,弟子们饿得都病了,孔子还讲诵弦歌不衰,学生子路十分生气地说:“君子也有走投无路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到最后,小人走投无路就会做坏事。”你看孔子都面临死亡了,照样唱歌。这是何等的镇定啊,这简直不是镇定自信了,这是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境界。这和庄子在妻子灵堂上鼓盆而歌又有什么不同呢?   

  他的弟子颜回回答的好,“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意思是说:老师您传播的治国思想太伟大了,所以天下容不下,尽管容不下,老师您也要大力宣传推行,不容纳又怎么样呢?不容纳更显出老师您的君子之风!伟大的思想得不到整理推行,是我们的错误,伟大的思想得到了整理和宣传但却不被采纳,是那些当国者的不好,不容纳我们又怎么样呢?不容纳我们正好表现出我们是君子。你看颜回多理解老师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容纳又怎么样?不给我们粮食吃又怎么样?我们照样是君子。孔子听了得意学生这么理解老师,高兴地说:“颜回呀,你如果富有了,我做你的财物保管。”孔子在被困的情况下不仅唱歌,还和弟子开玩笑。真是一个可敬可爱的老师,也更能看出孔子那种“文不在兹乎”的自信。   

  像孔子这样的老师,像孔子这样的文人,像孔子这样的为了心中的政治理想而奋斗的人,天下之大能有几人何?我们现在也该学学孔子在任何情况下“不忧不惧”的精神,那怕学的万分之一,也能快乐自信。也可作一个被学生尊敬的老师,也可以实现一个教育者的创新教育之梦。编辑评语     关于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人物,后世的评论又何能达到至极?但从笔者的文中,我们能够了解那个时代的一些现象!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