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31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灣] 识人漫谈

8896

主題

8896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pkrwn 發表於 2016-12-8 00:05: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生在世,总得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物。为了能辨清好人坏人,防止上当受骗,就必须学会“识人术”。尤其是管理者,识人水平的高低,还往往直接影响着你的事业成败。   

  先由几个小事例开始。   

  据说,苏轼的贤内助王弗极会“幕后识人”,苏东坡和客人谈话之时,王弗立于幕后,往往听得数言,就能断定客人是否值得交往,是哪类人,而且准确率相当高,可谓是闻言识人的典范。   

  比起夫人来,为人旷达的苏轼待人接物显然粗疏得多,但是他也擅长识人。今人说“细节决定成败”,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譬如苏轼,他就很会从细节看一个人的品质,有实例为证。   

  谢景温原来和苏轼关系不错,有一次两人在郊外行走,一只受伤的小鸟从树上掉下来,谢景温抬腿就把这只小鸟踢到一旁。他这个看似漫不经心的动作,让苏轼心凉半截:这一定是个轻贱生命、损人利己之徒,不可深交。谢景温的妹妹是王安石的弟媳,所以深得王安石的重用,王安石提拔他任侍御史知杂事一职,他见王安石与苏轼不和,为讨好王安石,便加害苏轼,诬陷苏轼运售私盐,企图将苏轼治罪。   

  还有一位叫章惇的,早年和苏轼过从甚密,无话不谈。宋人笔记《高斋漫录》中记载了两人相交的一则轶事,很能说明苏轼由细节看透章惇的智慧。   

  苏轼任凤翔府节度判官,章惇任商州令的时候,两人在山中游玩,游到仙游潭的时候,前面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根独木桥相通,独木桥下深渊万丈,章惇提出让苏轼过桥,在绝壁上留下墨迹,苏轼不敢。章惇神色平静地轻松走过,用绳子系在树上,以玩杂技般的高难度手法在陡峭的石壁上写了“苏轼章某来此”几个字,苏轼不由抚着他的背长叹:“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章惇大笑。苏轼认为,人如果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也不会珍惜别人的生命。就是这位章惇,后来当上宰相,大权在握,整治政敌毫不手软,他甚至提出掘开司马光的坟墓,暴骨鞭尸。他因与苏轼政见不合,对苏轼也大下辣手,把苏轼贬到偏远的惠州,苏轼在惠州以苦为乐,写诗曰:“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诗传到京城,章惇睡不着觉了,他嫌苏轼在逆境中也能这么逍遥,就再贬他到更偏远的儋州(今属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岛是仅比满门抄斩罪减一等的事,由此可见章惇之狠。《宋史》以章惇入《奸臣传》,可见其为人所不齿。   

  好了,引入正题。   

  我们在各种交往过程中,总会有一种感触-----识人难!难就难在人是高级动物,善于伪装。如果一个人看上去是个孬种而实际上就是孬种,这种人并不可怕。关键是有的人,表面看来温文儒雅,实则人面兽心,卑鄙无耻;有的人看上去慷慨陈词,大讲反腐败,痛斥官场的黑暗和腐败的危害,暗地里,自己却是一个巨贪;有的人,看似对人关怀备至,实则为了收买人心,为了自己的升迁铺路;有的人,起初一个劲的给人小恩小惠,最后把你坑得一个眼泪不掉;有的人,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善于玩两面三刀;有的人,善于挖坑让你朝里跳,等你跳进去后,他在一边暗暗发笑;有的人,从不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逢人遇事都是“今天天气哈哈哈”;有的人,善于在别人遇到喜事时用沉默来表达嫉妒;有的人,善于煽风点火,引导小鬼上吊;有的人,“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时期很长的国家,在长期争权夺势的斗争中,一些人积累了“丰富”的处世经验,学会了伪装、油滑、世故,学会了阴奉阳违、两面三刀,学会了隔岸观火、袖手旁观。   

  如何识人?我也曾经为此深深苦闷过。先来看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诸葛亮在《将苑.知人篇》里,提出了七条“知人之道”。   

  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用间离的办法询问他对某事的看法,以考察他的志向、立场。志向专一,立场坚定,是事业成功的根本。那些“墙头草”式的人物,随风摇动,忽而东、忽而西,是不可与交,也难成一事的。然而,这些人往往善于察言观色,附炎趋势,表面上甜言蜜语,伪装得惟妙惟肖。只有“间之一是非”,将其置于大是大面前,才能辨其真伪。   

  二是“穷之以辞辨而观其变”,即用激烈的言词激怒他,以考察他的气度和应变能力。有的人受到激烈言北京哪个医院有白癜风专科词刺激,就象烈性炸药,一点就爆,爆完后也就烟消云散了。有的人却气度恢弘,沉着应变,不上火,不冒烟,从从容容地论辨,以取得胜利。诸葛亮“舌战群儒”时,面对“明暗箭”,表现了何等的迷人气度和应变能力!在今天的市场竞争舞台上,不能随机应变的人,是一时一刻都难站稳脚跟的。   

  三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即就某项计划、决策和措施,向他咨询,并征求意见,以考察他的学识水平。一个企业搞技术改造或产品开发,一般要选择二至三个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如何取舍?往往在这个时候,最能检验一个人的经验积累和学识水平。那些平时夸夸其谈,“咨之以计谋”而犹犹豫豫,不能裁决,没有丰富经验和真才实学的人,是不足重任的。   

  四是“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即告诉他大祸临头,以考察他的胆识和勇气。一个人的真正胆识和勇气,都是在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那些平时拍胸脯、舞拳头,好似英雄的“好汉”,不过是“叶公好龙”而已。企业面临转产,面临倒闭,如何力挽危局,转败为胜?只有临危不惧,处惊不变,敢于面对现实,勇闯难关的人,才是真正有为的勇士。   

  五是“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即利用喝酒的机会,使他大醉,以观察他的什么是泛发型白癜风本性和修养。有位诗人曾经写过一首诗,说有的人“醉了时醒着,醒着时醉着”。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些人平时说官话,甚至说胡话,而醉了时才掏真心话,正所谓“人生隔胸腔,对面万千里,惟有醉后言,谬误也至理”。   

  六是“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即用利益对他进行引诱,以观察他是否清廉。“利”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须的,都具有诱惑力,问题是如何去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靠诚实劳动去获得利益,无尚光荣;靠贪污受贿,非常可耻。只有为官清廉,才能取信于民。一个在“利”面前,伸出肮脏之手的人,怎么可以担当重任呢!   

  七是“期之以白癜风原因事而观其信”,即把某件事情交付给他去办,以考察他是否有信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用,是作人交友的基本准则。如果一个企业管理者不恪守信用,说了不算,定了不干,谁还能够依托呢?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