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生活是万花筒,喜怒哀乐悲苦愁反映着人们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凡人对于生活的理解无非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老婆孩子热炕头式的家长里短;政客和商人把政绩升官和挣大钱看成生活需求;学者则把传道受业著书立说当成高于生活的追求目标;闲散人等又把品茗旅游看成生活乐趣,凡此种种不一而论。
不同层次的人对生活有不同的定义。生活,掰开来说就是生存,活着。对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来说,吃饭生存是首位的,对已满足温饱的人来说,安全感、尊严、精神追求更重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就准确地阐述了人的不同要求,既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初始人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白纸,随着阅历和经验积累,对生活就有了更深的感悟。
哲学家对于生活的观点更深奥更精辟,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谈到:生活在没有人去生活之前是没有内容的;它的价值恰恰就是你选择的那种意义。人类需要的是重新找到自己,并且理解到什么都不能使他挣脱自己。
现代人的生活很忙,忙着刷手机,忙着聊天约会,忙着杯觥交错,忙着奔波挣钱,唯独不忙着读书,阅读在中国已成奢望。远离庸常,当我捧起书,冷眼四望,彼此间判若鸿沟,古人崇尚的书中自有黄金屋早已消弭。
离开职场,衣食无忧,时间不似以前苛刻,可以大把的挥霍,正好弥补先前的遗憾。于是,我走进了书的世界。
书海浩瀚,林林种种不同种类,不同学者作者的书籍似繁星点点,明亮又诱惑,令人眼花缭乱,从何处开读?还是从喜爱的文学作品起始吧。再次翻开张爱玲小说全集,一个精明、孤傲又不失温情的民国女子跃然眼前。张爱玲是有才的,长袖善舞高超的写作技巧,华美的语言和缤纷的意向带读者走进她的故事中。
“院子正中生了一颗树,一树的枯枝高高印在淡青的天上,像瓷上的冰纹”。“卷着云头的花梨炕,冰凉的黄藤心子,柚子的寒香......姨奶奶添了孩子了。这是她所怀念的古中国......”——《金锁记》
“请你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出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沉香屑—第一炉香》。
爱情作为主题贯穿了张爱玲整个文学创作生涯,同她和胡兰成的感情故事一样,少了风情,多了悲情。她的文字有一种冷漠、傲然,可感可触,彻底而坚决,她是用云端里看厮杀的傲然与冷漠静观俗世的故事,用敏锐而又冷酷的笔触描写生活的真实。雅俗共赏叹无常,华美人生诉苍凉,既是她故事的呈现又是她的人生写照。
文学是人学,揭示人性,哲学则启迪智慧,引人思考。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在西方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致后来文艺复兴时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卢梭仿效奥勒留写出了名作《忏悔录》。这是一本时髦的书,也是一本经久的书,以甜美、忧郁和高贵的笔墨告知读者有这么一种朴实的信仰,面对宇宙自然,一颗高贵的道德良心,是任何种族、国家、是任何革命、任何迁流、任何发现都不能改变的。《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近两千年了,依然在世界各国的读者中流传。罗素对此书的评价是“奥勒留是一个悲怆的人,在一系列必须加以抗拒的欲望里,她感到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想要隐退去过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的那种愿望,但是实现这种愿望的机会始终没有来临”。古罗马皇帝的憧憬何尝不是现代人的向往,时光在《沉思录》上停留,仿佛触摸到古人的心绪,惺惺相惜。
读罢奥勒留,再看柏拉图。在世人印象中,哲学家都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子,执拗、刻板。柏拉图却不这样,他认为哲学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为此,他创立了哲学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理论体系。《理想国》是柏拉图根据恩师苏格拉底的观点辩论学说,以和格劳孔、阿德曼托斯等对话的形式,把自己的治国理想渗透于其中。全书以理想为定义,主要涉及国家专政、独裁、正义与非正义、民族、法律、宗教等等,语言颇负文学色彩,充满了思辨哲理,细细品味,余香四溢。不夸大的说,现代国家形式和框架正是从《理想国》中而来,此书既是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源头,又是我们认识当代西方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专著。
窗外,时光流转,从冬到夏,细雨霏霏,秋叶飘落,人们匆匆走过,留下不同印记。躲在自己的书屋,执一卷唐诗宋词,沉浸在古往今来的历史长河中,心灵在净化,恰如一切都在升华。这里有儒家学说《大学.中庸》,教化世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之善;这里有美国自然文学典范,世界散文经典之作《瓦尔登湖》,跟随梭罗远离尘嚣,去实践一个人的诗意生活,找寻一种本真的生活状态;这里有马尔克斯的马孔多小镇,追随他的脚步走过《百年孤独》,无论世事如何转换,家族的繁衍生生不息;这里有毛姆笔下的画家高更和他的《月亮与六便士》,逃离世俗,仰做好白癜风的早期治疗很重要呢望星空,在现实和理想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这里有重生的喜悦,有苦难的历程,有生活的困惑,也有凝思遐想。
......
沏一杯清茶,在袅袅升腾的香气中放逐自己,任灵魂徜徉在书的世界里,浏览历史经年的繁华,品味悲欢离合的心绪,读别人的故事留自己的泪,在千年古巷里穿越文字的丛林,落在精神的家园。孤独的我,独自漫步,这就是我的书式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