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8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从诗经中出走的草木 3nu3lkbr

2122

主題

2122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mfptn 發表於 2017-1-10 02:38: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多近草木少识人   

     

  一   

     

  节气惊蛰。虽说大地回暖,万物复苏,蛰伏于地下冬眠的生物开始出土活动,但是,天气仍旧乍暖还寒。   

  忽又一日,适逢周末,碰巧又遇着个大好的晴天,日暖风薰暖,身子便觉伸展开来,不再畏畏缩缩,心情也觉舒朗起来。   

  便决计好好读一卷闲书。   

  望着齐顶满橱的书籍,如同自眼前漫过的千万河山,峥嵘柔美有致,或风骨峻峭、巍峨横亘,或地平水阔,芳草茵茵,都是绝好的风致。于是就顺手撷来自幼喜读的《诗经》中的几棵草木,并用文字和生活将其编织起来,便有了这篇文字:《从〈诗经〉中出走的草木——多近草木少识人》。   

  陟彼南山,   

  言采其蕨;   

  未见君子,   

  忧心惙惙。   

  亦既见止,   

  亦既觏止,   

  我心则说。   

  ——《诗经·召南·草虫》。   

  登上那高高的南山,去采摘鲜嫩的蕨菜。当还没有看见那个心上人时,心里发愁担忧惶恐至极。如果我已经见着他了,依偎着他了,我的心情呀才能高兴愉悦起来……   

  这是三千多年前,《诗经?国风》里我们的先民在《召南?草虫》中大胆地吐露自己怀念心上人时的忧伤和与之见面后的喜悦之情。画面清新自然,情感流露至纯至真,表达又是多么纯朴、率真啊!   

  《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滥觞,已无须置喙。然而,我要说的,《诗经》还应当是国人草木文化的源头。所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孔老夫子早就告诫我们应该从中“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费艋酢罚?   

  山有蕨微,   

  隰有杞桋。   

  君子之歌,   

  维以告哀。   

  ——《诗经沸⊙欧四月》   

  刚正禀直的为仕者,总是遭致小人的构祸,或杀戮或逐迁。心中怎能不感到悲愤呢?好在山里还有“蕨微”和“杞桋”等草木为伴,可以倾听君子诉说的悲怀。   

  “蕨微”,这种叫“蕨”的草木,便也由此从遥远的先秦时代走来,闯入我的心间,并勾起自己对以往乡间生活的记忆。   

  在那些“饿饭”年代,我的父辈与他父辈,乃至到了我这一代与自己的父辈,对这种叫做“蕨”的草木皆无不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白癜风有效治疗  

  当我与父亲一起经历那个“挖蕨粑”的年代时,岁月时光的脚步正由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迈向七十年代初、中期。   

  所谓“蕨粑”,就是用《诗经》中叫做“蕨”的植物的地下茎的淀粉做成的食物。这种蕨类植物,多生长在距离村庄数十里之遥和杳无人烟的山坡——百姓谓之“高坡”的“生土”之下。因为村庄近处的“熟土”所生长的蕨类根茎,淀粉的是是极少的,利用价值不高。   

  所谓“挖蕨粑”,就是指的掘开生土层求其蕨的根茎,捣烂后过滤于桶再取其淀粉并制作成食物“蕨粑”的劳作过程,俗称“挖芒粑”。将蕨的根茎加工成淀粉,或煮或煎,制作成熟食“芒粑”,便可充饥。   

  初冬的日子,到数十里之外的“高坡”去“挖芒粑”,非得不待天明便起床。戴月披霜,翻坡越岭,山坡小路,茅草和荆棘高过人头,缘茅求径,待登上高坡向阳的一面,选中一爿蕨草丰美的斜坡,得先用柴刀将所有生长覆盖在地表的植物茎秆枝叶一一拾掇干净后,才可挥动锄头“挖芒”。待一层层地揭去表层的土层,在其二三尺深浅的“生土”下边,便会欣喜的看到一根根、一绞绞,三四尺长短,黑黝黝、脆生生,指头般粗细的根茎横陈或相互交织在一起,这便是“蕨根”(俗称“芒根”)了。将蕨根一根根地拾掇起来,直到估计挖够自己的体力能够挑得动的数量,便可捆绑束担肩挑回程了。   

  “挖芒粑”,是一个又忙又累的活路。鸡鸣即动,夜晦难休。洗净的芒根,经捣烂、过滤、沉淀等工序之后,百十斤重的一担“芒根”最多也就能产出二十多斤的淀粉,这就叫“落芒”了,意为逢着了高产的年成又碰上了质量好的“芒根”产出率高。否则,产量还会减半。而将淀粉熬制成可食用的“芒粑”后,其数量还会减少。那时,我才十四五岁左右的年纪,远未成年,只能挑得动四五十来斤的担子,一挑芒根也就只能产出七八斤至多八九斤芒粑的样子。   

  男人们到高坡挖芒去了,敲芒(将芒根捣烂)、虑芒的任务一般都是由妇女和小孩们承担,这一环节的劳动强度毫不亚于去高坡挖芒。数九寒冬,北风呼啸,河溪里的水冰冷得透心刺骨,在河溪之岸“虑芒”,凿冰取水,数只木桶,此舀彼注,如是反复过滤再三。头天虑芒,经过一夜的沉淀,次日覆水取芒,其劳作的辛劳和艰虞,实是苦不堪言。这哪是《诗经》里一句“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和“山有蕨微,隰有杞桋”来得那般轻松与浪漫?   

  生产这种“芒粑”的蕨类植物,其刚生长出地表的嫩芽、茎叶部分叫做“蕨菜”,待“蕨菜”长老了,就成了“蕨箕草”了。蕨菜喜生于山间向阳坡地,采摘多在春夏之交。可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像个小猫爪的幼嫩茎叶。蕨菜生之于自然山野,不但没有任何污染,还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并且还有清肠健胃,舒筋活络等功效。蕨菜,可煎可炒可凉拌。如要是做凉拌,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哪家好.com/m/]北京白癜风到哪里治先将蕨菜经沸水烫后浸入凉水中以去除涩味,捞起再拌以佐料即可食用,清香、滑润,十分爽口。如是做成炒菜,尤其是与腊肉混炒堪称一绝,清脆细嫩、润滑无筋、味道馨香,吸脂去肪,是难得的上乘美容菜肴。蕨菜,还可加工成干菜,或腌渍成罐头等。   

  以往,居住在山区里的老百姓生活异常贫困艰苦,特别是在缺粮的灾荒岁月里,是蕨类植物的地下茎—“蕨根”(芒根)的淀粉食物—“蕨粑”(芒粑),成了灾民百姓的大“救星”,帮助度过了饥饿的岁月难关。如今一问起山里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大多都曾有过在没饭吃的年代里靠吃蕨粑过日子的经历。说起那段经历,总会情不自禁地感慨万千。   

  如今,时代不同了,生活逐渐向好,老百姓不再需要蕨粑(芒粑)来度过灾年饥荒。芒粑却与蕨菜像一对孪生姐弟一样,双双都成了食客餐桌上的时髦菜蔬,倍受青睐。   

  是啊,感谢从《诗经》里走来的“蕨”,是这充满诗意的“蕨”,   

  慰藉和陪伴着《诗经》里几多仕途乖蹇或爱情困顿的先民们化解了心中的迷惘和悲苦。在《诗经》以后的几多灾荒岁月里,更是这种具有平民意象的“蕨”,帮助了千千万万的灾民们度过了流年饥荒。   

  “蕨”,真正堪称得上是草木收纳于大地腑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