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11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闲谈明文官集团

8896

主題

8896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pkrwn 發表於 2016-8-29 03:19: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明代言官真是个神奇的组织。   

  上敢痛骂皇亲国戚,下可弹劾内阁首辅。从国家大事,对外和战,土地水利,文化环境到皇帝的祖宗家事,宗庙祭祀,出行仪仗,甚至皇帝大人的后宫私生活。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骂。压根没把皇权放在眼里。   

  明宣宗朱瞻基励精图治,延续了“仁宣之治”。只是喜欢斗个蛐蛐,也没见他荒政误国。结果被文官集团大书特书,骂其玩物丧志。而皇帝本人也无可奈何,乖乖收起玩心。   

  明武宗朱厚照。就是被后世评为荒淫昏庸的正德皇帝。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其实很聪明,军事才能一流,一个人敢跑出山海关打蒙古人,而汗斑与白癜风的区别与分析实际上他后来也的确御驾亲征身上有了皮肤白斑该怎么办,大败蒙古另一位军事天才小王子。他的血液里,始终流着先祖尚武的灵魂。他知道,正是在这里,太祖皇帝彻底消灭北元,成祖五次贫征,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他虽不怎么理朝政,但在重要大事上绝不妄断。北京中科白癫风治疗的问题他知道,他的身后有他信任的内阁,有他们,帝国便可照常运转。而他自己呢,就可以自由地玩了。   

  他只是爱玩而已。却也被言官和内阁管的太严。   

  想修个花园,被文官一哄而上弹劾。想出去游玩,被文官拿祖宗礼法和圣贤教诲顶了回去。做皇帝做到什么事都被骂也是够了,他也没把他们怎么样。因为他知道,他们是对的,自己是错的。玩可以。正事还是要有人做的。   

  这就是昏君正德。他不是个好皇帝,称职的皇帝。但是个好人。终正德一朝,没出什么大乱子,人民生活安定,内阁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管理帝国。   

  我们再看看被捧上天的康乾盛世。我不明白为什么正德建豹房是荒淫无度,康熙乾隆修圆明园,耗资数亿,就是历史文化瑰宝,而且它最后还被烧了。我不明白为什么正德想出去玩一下,还是偷偷一个人,就是“弃国家社稷于不顾”,乾隆六下江南,规模浩大,到处搜刮民脂民膏,还留下一段段佳话。   

  开始我不懂。现在我懂了。至少在明代,你做这些是有人骂你的。在满清,都是一群跪在地上自称奴才的人在叫好。而之所以明朝被黑的这么厉害,满清被捧的这么高。除了有人有意为之,洗白满清罪孽外。还有恐怕就是,明代是有正直的人的,所有的不好也敢批露且帝国也敢于承认,而满清的许多罪恶,都被掩盖了。   

  说回言官。   

  明世宗朱厚熜。被人请来当皇帝,从什么门进来他们要管。给自己爸爸追认个皇帝位他们要管。作为明朝历史上最聪慧的皇帝,嘉靖弟自然也不甘示弱,对此的回应是廷杖,就是打屁股。他的确也不是个好皇帝,但一个被海瑞骂的那么惨,还不肯杀他的人,只能说明代的言官太自由。真的。你要是嘉靖,看了海瑞的《治安疏》,估计不想杀他都难。   

  海瑞说:其一。嘉者,家也。靖者,净也。嘉靖,家家净也。   

  其二。盖天下之人不值陛下久矣。   

  第一句话很好理解,骂人都骂到年号上了也是千古一人。   

  第二句就是。天下百姓早就不鸟你了。   

  而引起海瑞如此痛骂的就是嘉靖帝在修道,同样把事情交给了内阁。但不同的是。他在幕后始终控制着朝政。   

  明神宗万历皇帝。这位估计和朱棣一样,被黑的最惨。包括历史教科书都说他二十四年不上朝,不管事。说他不上朝是对的,不管事就是太脑残了。我甚至觉得这话的人有没有脑子,不知道编这本书的人是不是也和编《毛概》的一样被抓了。万历皇帝可以坐了整整四十八年皇帝,要是不管事,我估计他四十八天都坐不了直接被人赶下台弄死。他被言官弹劾也的确是因为不上朝,仅仅在自己寝宫办公,但就是因为这被骂的半死。因为玩官是不管你的,你是皇帝,就得出来。   

  纵观万历一生,首先他也不是昏君,从小受到极好的教育,政治能力很高并且开始也的确是想做一番事业的。   

  问题在于张居正和言官。   

  张居正辅政十年,推行改革,国库充实,天下太平,大明再复生机。他很有能力,也做了一番事。但张居正个人人品是有问题的。把持朝政,排除异己,基本在他当内阁首辅的十年,皇帝就是摆设。而且他的生活十分奢靡,极其贪污。但他给万历教导的却是,节俭。万历过年了想摆个排场都被训斥一番,大气都不敢出,说实话,万历是真怕张居正,也从此留下了阴影。在张居正死后,大批朝臣弹劾张居正弄权贪腐,万历下令将其调查抄家,结果抄出几百万的黄金白银,名人字画不计其数。万历当时就呆了。好家伙。你教育我节俭,吃顿好的都不行,自己却过得这么阔,到底谁是皇帝。   

  于是在平定张居正势力后,万历开始勤政。然而他又和言官干上了。因为立储问题。简单说万历想立自己喜欢的儿子为皇储,然而这个儿子不是嫡长子。明朝的祖训是立长不立贤。于是又是一阵口水战。最后的最后。万历啥也不管了,干脆吧什么都交给内阁。他实在是,摆平不了文官集团。   

  做皇帝想好好传个位都不行。这真是黑暗不民主的王朝呢。   

  而最终大明之亡,很大程度也是由于文官集团。曾记否,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前的话:诸臣误朕,朕虽死,不是亡国之君,尔等皆亡国之臣。不要以为这是他在推卸责任。事实上崇祯后期很多政令都得不到实施。因为皇帝一道命令下达后,必须要经过内阁讨论通过,再由朝臣议论,最后皇帝签字盖章。直接不通过内阁的诏书是有违祖宗家法的,也不具有法律效力。而一讨论这帮言官又吵个不停,最后也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只能是延误战机。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明代文官集团权利这么大。   

  原因在于体制和文化环境。   

  有明一代,废宰相,权分六部。欲集权于皇帝,但在实际运行中产生了内阁。而内阁首辅则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且权利比宰相还要大,因为拥有票拟权。即实际处理政务的是他们,皇帝的责任则是打勾通过。而内阁是压制六部的,但唯独言官是独立于体制外的。这些人的品级很低,但权利很大。在太祖皇帝时便立下祖训:不杀言官。所以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人的胆子是越来越大,而且皇帝也没办法。   

  能做到此的还有明代的文化环境。传统观念认为明朝黑暗,文化禁锢。对此只需举一个例子便可击破: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金瓶梅》一个产生了四大名著四分之三的朝代,文化可真呢。要直到这四本都是通俗小说,说白了就是难登大雅之堂,在道学家眼里是极其低俗的书,却引起社会轰动。按道理这些书是得不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