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16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公车改革是破除固有利益藩篱的最好实践 tfosjx34

8896

主題

8896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pkrwn 發表於 2016-11-11 23:06: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社会对公车改革的争论由来已久,从“取消公车”的呼声,“特权赎买”的追问,到“变相补贴”的质疑,再到GPS定位的监控,部分省份的部分县市先后试水公车改革,注重整治公车腐败。但从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数据来看,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的问题仍然最突出。   

  由此而判,公车改革不缺办法,不缺条件,缺的是执行力的高低和自我改革的勇气。消除改革中的顽症,仍然需要更进一层的推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破除固有利益的藩篱,公车改革是最好的实践。   

  公车改革的实质,是要取消官员职务消费中的“公车特权”,这种特权的载体是公车,如果取消了作为特权载体的公车,也就取消了特权本身。这就决定了改革的难度。但从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的两个文件来看,明确了公车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虽然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但是改革不会因挑战难度大而退避三舍。   

  然而,公车改革必须成功。此次公车改革不同于以往,发动这次改革的既是自上而下的中央力量,也是自下而上的社会舆论力量。以往的公车改革可以被各地的特殊性各个击破,最终不了了之。但这一次的改革绝不可能有回头箭。   

  先前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普通公务出行有公务人员资助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此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公车改革,在制度的顶层设计跨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有了制度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力,制度就会成为一种摆设。治理公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肃清党风、政风,降低党政机关的行政成本,赢得人民群众更大的信任。那么,公车改革的实际行动就要始终围绕这个目标来完成。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让被改革切掉的利益,再以其他方式回输。   

  再者,公车改革的关键就是要按规定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执法执勤用车除外),最大限度减少公车数量。这项工作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通过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从严格执行预算的角度卡住公务用车支出的“咽喉”,严防公权机关和所有财政拨款单位违规购置、使用公车;二是国有企业、公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