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休閒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4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精华]唐诗桃花红欲燃

[複製鏈接]

601

主題

601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11-16 09:14: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灯下读唐代王维的《辋川别业》诗:“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春雨沙沙,柳雾朦胧,烟雨中的桃花含带着一丝羞涩和婀娜,万物皆掩中唯有一片红。星星点点的红在烟雾中旋转,跳跃。律动,更让人心动请问北京那家白癜风医院比较好。“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给了我们的就是这样一副生动的图景。   

  这与我周日骑上单车,到望海楼山里转了一天所看到的景色十分相似。田埂山坡桃花灼灼,山溪河岸绿柳婆娑,一路上杨柳花飞、莺燕啁鸣、暖阳和风、瑞气宜人,顿觉心身清爽。一路漫行,看不尽的红花绿草,春山春水,浑然不知路之远近。远处看得见的护林人简易板房,转过山脚,这时反而全部被桃树遮住,眼前只有一片蔚然的桃林:桃花妍丽,缀满枝桠,潺潺山溪中落红飘零,微风吹来,清香绕人,让人疑是误入了桃花源中。   

  读诗忆景,山野风光迷人,唐诗中的桃花更是意趣横生,引人入胜。在唐诗大花园中,桃花独树一帜,占尽风光。桃花被赋予了多姿多彩的感情内涵:“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请问中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在哪浓。”崇尚隐逸;“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感怀身世;“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讴歌友谊;“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点示爱情;“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流露禅意;“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尽显生机……这些绚丽缤纷的桃花诗句构成了一个光彩夺目、魅力四射的世界。品读这些“桃花”无意、诗人有心的诗歌,我们其实是走进了一个芳香四溢,千姿百态,意趣万千,一个充满奇情异彩的艺术世界、深邃迷人的心灵大花园。   

  品读唐代“桃花诗”,有两株凝结着生命雨露、散发着感情芬芳的桃花奇葩缓缓展现在我们眼前,灼灼耀眼。   

  一株是李白《赠汪伦》中的桃花潭岸边艳艳欲燃之桃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用桃花流水比喻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明丽动人。人们喜欢这首明快热烈的小诗,更记住了这首诗后千古感人的友情。汪伦是黟县人,曾任泾县县令,卸任后由于留恋桃花潭,特将其家由黟县迁往泾县。唐天宝年间,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便写信邀请李白到家中做客。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素好饮酒,又闻有如此美景,欣然应邀而至,却未见信中所言盛景。汪伦盛情款待,搬出用桃花潭水酿成的美酒与李白同饮,并笑着告诉李白:“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开酒店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店。”李白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被愚弄,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适逢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加之潭水深碧,清澈晶莹,翠峦倒映,汪伦留李白连住数日,每日以美酒相待,别时送名马八匹、官锦十端。李白在东园古渡乘舟欲往万村,汪伦在古岸阁上设宴为李白饯行,并拍手踏脚,歌唱民间的《踏歌》相送。李白深深感激汪伦的盛意,作了这首《赠汪伦》诗,汪伦也因而名留千古。诗好人亲景美,因而千百年来妇孺皆能吟诵。   

  另一株娇艳惆怅醉了古今无数男女的桃花,盛开在崔护踏青的“城南庄”茅屋门前。“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先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来比喻城南女子,言其艳若桃花,光彩照人,可见诗人目注神驰、意乱情迷之态和女子温婉可人、脉脉含情之姿。两句诗文一幅画,人面桃花相映红。再说重寻不遇的失落和遗憾。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花掩映的门户,然而,让这一切增光添彩的“人面”榴莲这种好东西需要多吃fyy999.com/bdf/yufangbaojian/zhegaitiandi/28341.html]儿童疾病开始泛滥却不知去往何处,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临风盛开、笑对诗人。诗人想起了去年今日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那番凝眸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桃花依旧,人面杳然,除了惆怅和失落,涌上诗人心头的还能有什么呢?   

  兴许过去的年代里,生活中遭遇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太多的悲情恨海,人们太需要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的美好,因而这首诗就有了美丽传说:唐德宗初年,崔护到京城长安考进士未中,就在这天,独自一人到城南去游玩。在一个村庄,看见桃花开得很茂盛,一小片空隙中有一竹篱围成的小院,院落简朴雅洁。院中茅屋三楹,全用竹板茅草搭成,简陋却整齐异常。崔护心想:“何方高人,隐居在如此别致的地方。”便上前敲门求水喝。不想遇到了“小字绛娘,随父亲蛰居在此”妩媚动人的女子。绛娘家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靠墙放一排书架,架上置满诗书,桌上笔砚罗列,墙壁正中悬挂一幅对联,“几多柳絮风飘雪,无数桃花水浸霞”。语句雅致,情趣不俗。临窗的书桌上搁着一帧墨渍未干的诗笺,上面写着一首“咏梅”五言绝句:“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可怜浑似我,零落此山中。”诗句一定是这里的主人所书,似乎是在借梅花来感叹自己的坎坷身世、萧索与无奈的心境。这一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年清明,又是桃花盛开的时候,他又来到那城南寻找那女子。却见门已被锁上,而人不知去了哪里。他很失望,便从窗棂中取出笔墨,在那门上写下了上面那首诗,并留下姓名:博陵崔护。几天后,他又念念不忘地经过城南。但寻到那小院时,却听到了里面有哭声。敲门一问,只见一老者出来质问他是不是崔护。他如实回答后,老者不由悲痛地告诉他,自己的女儿回家看到那门上的题诗后,痛悔失去了见面机会,因而久思成疾,已不治而死。崔护大惊,恳求见一面。见那女子躺在床上,果然双眼紧闭。他不由抱着女子边哭边喊:“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没想到那女子居然睁开了双眼。于是终于和那女子结成了眷属。后来,崔护也考中了进士。他那首美丽的桃花诗因成就了一对才子佳人的姻缘,给后世留下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在唐朝的诗人中,崔护的诗并不是特别突出的。但就因为这段佳话,通过戏曲的流传,他的诗名便远远超过许多诗人。可见诗歌必须以动人心魄的力量打动读者,方能有无穷的生命力。   

  ……   

  唐代的株株桃花浓艳欲滴。那一片火红灿烂的桃花在诗编辑评语亲爱的作者,欢迎进入红袖投稿,希望以后注意:段首请空两格,已帮您排版好。最好一次性就排版好,多次修改,后台短时间内不显示。可以借助网上的“自动排版工具”。  期待佳作。(编辑留)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8FUN NET  

GMT-6, 2025-7-20 10:17 , Processed in 0.04040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