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8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风骨峥嵘陈子昂

6851

主題

6851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不离不弃つ 發表於 2017-1-4 20:20: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陈子昂,字伯玉,唐代诗人。古代文人雅士中从不缺少高风亮节,坚韧不屈的例子,今天我就来谈谈陈子昂。   

  陈子昂,从小就聪慧过人,轻财好施,一身侠义心肠,能文能武,学识涉及百家。两次科举考试皆以落第结尾。在第二次科举考试失败后,他虽胸藏锦绣,学识渊博,却无人赏识,恰巧遇到一卖琴之人,索价甚高,虽富豪围观,却无人问津,陈子昂出千缗买之,并答应诸位于次日在宣阳(德)里为大家演奏。第二日陈子昂捧琴慨叹道: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乐,岂宜留心。刚说完就把价值千缗的琴砸了,众人皆惊,陈子昂却淡漠的从书箱中拿出诗文发给大家。其时京兆司功王适读后,惊叹曰:“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一些其他的名流看了陈子昂的诗句之后也连连叫好,每一首诗每天文章都写得精美绝伦。   

  很快这事便在京城传开了,每日的访客都络绎不绝,传到朝廷里这位胸怀大志的书生终于得到了重用。   

  24岁举进士,陈子昂生性耿直,关怀天下,直言敢谏,一度遭到当权者的排斥和打击。三十八岁辞职还乡,后为奸人所害。但因其文“历抵群公”,得罪权贵,不为所用。不久唐高宗病逝于洛阳,武则天执掌朝政,议迁梓宫归葬干陵。陈子昂闻后,上书阙下加以谏阻,武则天看后,叹其才,授以麟台正字,旋迁右拾遗。陈子昂的一生中有两次边塞从军的经历,是他对边防颇有远见。陈子昂北征,积极反对外族统治者制造的分裂战争,多次直言进谏,不但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一度遭到当权者的排挤和打击,壮志难酬的陈子昂三十八北京看白癜风那家比较好岁辞职还乡,还乡不久,父亲因病去世给陈子昂带来了莫大的打击。   

  陈子昂老家所在的射洪县县令段简是个贪得无厌的小人,他听说陈家钱财富足,就心生歹意,图谋勒索。陈子昂家人给县令送去了20万缗,尚不能满足段简的胃口,没有满足的段简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将陈子昂打入了南监。据说,陈子昂在狱中曾经自己给自己卜过一卦,卦相大凶,陈子昂惊曰:“天命不佑,吾殆死乎!”不久,他果然死在狱中,时年42岁。   

  据《唐书》记载,陈子昂到死都是朝廷官员,而当地的一个小小县令竟然敢敲诈朝廷命官,至于原因到现在也还是个谜。但是后来,有人说是因为陈子昂在朝做官时曾开罪于武三思,所以武三思才指示当地的县令如此折磨陈子昂。这似乎也不太好理解,因为武三思如果想收拾陈子昂,根本用不着搞得这么复杂。   

  陈子昂的这一生就这么的谢幕了,他的一生其实就是褊躁的一生,从自我炒作,到大拍武则天马屁,其实都是陈子昂褊躁的表现。   

  陈子昂也是个诗人,他的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他的诗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首就是《登幽州台歌》。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表达了陈子昂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这一首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也是写出了陈子昂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这首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凑连贯,又留有充分的空间: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得了白癜风能治得好吗   

  这首诗写于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好,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白癜风用什么药即幽州台、黄金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陈子昂在散文革新上也是有功绩的。他文集中虽然也还有一些骈文,但那些对策、奏疏,都用的是比较朴实畅达的古代散文,这在唐代,也是开风气之先。所以唐代古文家萧颖士、梁肃、韩愈都对他这方面的努力有较高的评价。   

  风华已逝,浩气长存,铁骨铮铮,此乃真大夫也。——陈子昂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