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政,字存周,《红楼梦》中著名的假正经。其实将全书通读一遍,并没有发现有多少笔墨展示贾政假正经的一面。我们能看到的贾政,就是个有点古板的父亲,一个望子成龙,笃信“棒打出孝子”的传统人儿。他的字,就是他的性格。存周,保存周礼。是也不是?
书中,他与太太似乎没有多节段型白癜风少交流,反而与赵姨娘关系甚好。要说,赵姨娘是作者笔下没有一点儿优点的角色。她自私任性,俗不可耐。她为贾政这房生下了敏慧聪颖的探春,也为贾府生下了猥琐的贾环。按照那时代妾的地位,有儿有女的赵姨娘,不错了。贾政还有一个老实木讷的周姨娘。一妻二妾,没有超出规范要求。没有孩子的周姨娘,只是赵姨娘的陪衬。书里也没有表现贾政到周姨娘房中歇息的描写。
贾政给读者假正经的印象,鞭笞宝玉那一回功不可没。贾宝玉沾花引蝶,早就引起贾政不满。岂止是贾政?王夫人同样不满意这个儿子。她没有办法,强过宝玉百倍的大儿子贾珠英年早逝。宝玉是唯一的嫡子,也是她唯一的依靠。鞭笞宝玉,各种情绪的大爆发。宝玉这一回摊上大事儿了。他与忠顺王府的戏子蒋玉函发生纠结,还互相交换了贴身的汗巾。问题不小,性质很严重。忠顺王与北静王不同,贾府和他们不得交情。为避免家族遭受灾难,贾政无可选择地教训宝玉。从父亲的立场看并无不妥。
放下有色眼镜,我以为贾政其实挺可爱的。大观园建成之后,贾政带领众人第一次走进园子验收工程。一干清客相公相陪。还有谁?不务正业的宝玉。大观园众多建筑,还没有题额。这一回,深沉的老爹还那么不苟言笑吗?没有!贾宝玉根据建筑特点拟就的匾额题词,每每深得他的欢心。父亲的身份,他不可以像现代人那样公开赞美。那时节没有赏识教育一说,只有严父的要求。可是,一些贾政很满意的题词,让他掩抑不住。作者用“笑骂、断喝、拈须不语、低头沉吟”等词,一步步揭示出一个父亲的喜悦。
封建社会有个奇怪的规矩,男人不可以轻言喜怒,对儿子尤其这样。所以,亲近孙子教训儿成了一景。十七回试才题额,贾政对宝玉态度逐步的改变,很能说明贾政的本我。平时忙于公务,贾政和儿子没有太多交流,纨绔名声在外的宝玉自然不入他的法眼。他喜欢每天端坐,诵读“四书五经”?不是。他的家族需要振兴,只有宝玉了。宝玉的作为就是不务正业四个字。他喜爱儿子的才华,但是不将功夫花在正经事上的宝玉,他不打还有谁敢打?
十七回不算。七十八回还有一次“闲征姽婳词”。有了“题额”一回打底,贾政对吡美莫司多少钱宝玉在吟诗作赋方面的才华不再怀疑。他怎么做?“向宝玉笑道:‘如此甚好。你念,我写。若不好了,我捶你的肉,谁许你先大言不惭的!’”他放下父亲的尊严,给儿子当了一次书记员。一边记录,还一边点评。虽然口气上有父亲的居高临下,心里的快活,字里行间忍不住地往外冒。这样的老爹,说不可爱,同意吗?“赖泥头的儿子自己的好”,何况宝玉丰神俊逸,玉树临风。
制灯谜一回,作者的笔墨,不在众多小儿女,同样着落在贾政身上。这一次的贾政,是个敏感的家长。一个个孩子的灯谜,看得他心惊肉跳。薛宝钗的“竹夫人”,林黛玉的“更香”等谜,看得他心情沉郁,难以自持。他“甚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只是垂头沉思。”控制不住的情绪,让贾母误以为他过于劳累。这样不善于掩饰的中年男人,还说他是个呆板的假正经,有点不准确吧?我以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