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梁山好汉,晁盖是响当当的一个、受人喜爱的一个、不可忽略的一个。
上梁山前,晁盖是什么身份?他是个保正。那个时候实行保甲法,建立民兵武装,负责治安联防。十户一保,设保长;五十户一大保,设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设保正。晁盖这个保正,负责五百户的民兵训练和治安联防,相当于现在的民兵营长或治安联防队长吧。
一个保正,后来上了梁山,晁盖的英雄本色,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晁盖英风盖世、盛名远播。邻村做了一座青石宝塔镇妖降魔,将鬼怪赶至晁盖所在的东溪村,晁盖大怒之下独自涉水将石塔搬到自己村子里来,这样的勇力,绝不亚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晁盖喜结好汉,声望很高。在乐善好施、仗义疏财方面,他一点不比宋江差。他气度和风采,受到各处英雄仰慕,这才有刘唐从山西远道而来,把生辰纲的消息报告给他。才有公孙胜从千里之外的蓟州前来告诉他生辰纲的押运路线。江湖中有如此声望和魄力的英雄豪杰屈指可数。
晁盖重情重义,堪称江湖典范。刘唐夜卧灵官殿,被巡夜的都头雷横抓到以后,捆到晁盖家暂息。是晁盖冒名刘唐的舅父,好歹说情,并送雷横十两银子,才使刘唐得以解脱。上梁山后,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报宋江给他们通风报信的恩,派刘唐送一百两黄金给宋江。山寨的事刚有头绪,他就安排到济州大牢营救白胜。有人说白胜是吴用救出来的,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吴用是按照晁盖的指令做的。得知宋江在江州即将被斩,晁盖心急如焚,冒险远征,劫法场救宋江,对宋江的关切无以复加。宋江上山后,晁盖立马要让位给宋江,只是由于宋江不同意才没让成。宋江想搬取老父上山,晁盖坚决支持,并给他妥善行动的建议。在宋江遇险的情况下,还是晁盖派人接应了他,并把宋太公接到山上。白虎山到梁山求救,晁盖并没有因为是宋江的朋情而冷淡,反倒坚决地支持宋江等人带兵支持三山聚义打青州。即使死后他也暗助宋江。宋江打大名府的时候长了大背疮,晁天王托梦给他,指点他派人去金陵找来安道全医治。
晁盖秉持正义,疾恶如仇。做了梁山泊主,他就一改王伦时期不分好坏又杀抢的作法,而是只杀官不扰民,只劫富户不劫贫家。将领们第一次下山劫取富商的钱财,他就特意提示千万不可杀人。在他的领导下,梁山泊主要打击对象是害民的恶霸地主。冲州撞府时,开仓收财,除了供梁山军队使用外,还能分给群众一部分。说晁盖是梁山事业的创立者,并不是说他上梁山最早,而是说他与王伦的路线截然不同。王伦在梁山,充其量算是土匪,只有在晁盖到来之后,才代表了正义事业。晁盖强烈的正义感,还体现在他对梁山形象的维护上。得知时迁在祝家庄偷鸡,他气愤地说:“俺梁山泊好汉,自从火并王伦之后,便以忠义为主,全施仁德于民。新旧上山的兄弟们,各各都有豪杰的光彩。这两个家伙冒用梁山泊好汉的名义偷鸡,连累我等受辱”。如果不是宋江等人劝说,差一点把与时迁同来的杨雄、石秀斩了。
其实,智取生辰纲,也是晁盖秉持正义的一大证明。晁盖是个富户,吃不愁,穿不愁,还四处施舍。他打劫梁中书的钱财,应当是杀一下贪官威风,把贪官们白癜风哪里权威的不义之财夺回来。有人说晁盖等人劫取的生辰纲几个人分了。可是,我们分明看到,上梁山以后,晁盖把劫取的生辰纲连同自己家里的钱财全都拿出来公用。如果把晁盖看作是抢劫者,那就太不了解晁盖了,无疑于盲人摸到象腿,直说那是柱子。
晁盖死得早,由于他在梁山事业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与他有关的话题很多。这里就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话题说一说:
一个话题是:晁盖的家在哪里呢?
晁盖是郓城县的,这毫无疑义。《大宋宣和遗事》说他是郓城县石碣村的,《水浒传》说他是东溪村的。好久以来,郓城有种说法,说晁盖是郓城城南晁庄的,晁盖智取生辰纲后上梁山,其家族为躲避官府迫害,迁到了晁庄。其实,《水浒传》中,东溪村和晁家庄都提到了,看来二者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甚至就是一个大村的两部分。据说,晁氏族谱中有个晁盍,他就是晁盖。在封建时代,草寇不能入谱,影响家族的声誉。修谱的时候采取了变通的办法,把“盖”字头上的草字头去掉,就成晁盍了。“盖”的繁体字,上部是有草字头的。城南晁氏,本是北宋晁迪的后代。晁迪兄弟三人皆居东京,其后,二支仍居东京,三支迁任城,长支晁迪的后代迁巨野,这一支,以晁迪为始祖,以著名文学家晁补之为五世祖,到十世祖的时候迁居郓城。晁氏是北宋历史上非常显赫的文官家庭,出过几十个进士。这样的家族,出一个给朝廷作对的人,把他砍头入谱,从道理上讲,似也说得过去。 北京治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
一个话题是:晁盖与宋江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晁盖和宋江是要好的朋友,是亲密的战友,他们互相关心,互相支持,都是梁山大业的领导者。
有人总喜欢把晁盖和宋江放在对立的位置去理解。本不对立,却对立着看,不出偏差才怪。他们在文化、经历、性格、处事方法等方面,是有明显不同。比儿童白癜风的危害如,晁盖比较耿直,宋江比较婉曲。晁盖比较刚强,宋江比较稳健。晁盖注重山寨形象和首领的威严,宋江为了招安不惜在降将面前低三下四。晁盖只用堂堂正正的招数,宋江为达北京中科忽悠目的不择手段。这些不同,并不意味着二人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梁山,主张招安和反感招安的都有,最后还是统一到宋江的招安路线上来,宋江推行的路线,是根据整个山寨的利益考虑问题,并不是为他一人之私。何况,晁盖死的时候,招安的事并没有正式提上议程,《水浒传》也就没有明写晁盖与宋江之间有什么招安与反招安之争。后来的电视剧写成他们之间有明确的意见分岐,这是后人改造的结果。
一个话题是:传位问题为什么那么复杂曲折?
本来,晁盖与宋江,是亲密的战友,在梁山大业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两个人互相有恩,又互相维护。宋江刚上山的时候,晁盖就提出让位于他。晁天王归天时,早就排第二名的宋江,以他在梁山泊的作为和影响,接着坐第一把交椅,不会有人反对。如果晁盖没有遗言,宋江也会自然成为领袖。可是,晁盖临终前偏偏留下遗言:谁擒得射杀他的人,就让谁当梁山泊主。这事真的有些蹊跷。有人猜晁盖对宋江的为人很反感,不想让他领导梁山大业。更有甚者,无中生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