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14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P2P监管:实缴资本5000万或催化行业“跑路潮”

687

主題

687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翻身的咸鱼 發表於 2015-8-20 11:30: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日,一则“银监会将提高实缴资本到5000万”的消息再次震动了整个P2P行业。数据显示,在收录的2928个网贷平台中,注册资本超过5000万的,只有660家,仅占22.54%。业内人士认为实缴5000万是真实的,那么会成为今年“跑路潮”的催化剂。

  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指导意见出台后,包括第三方支付、民间借贷、融资担保公司、股权众筹各领域的监管细则陆续出台。从各方的细则中可以看出,监管层的决心和力度比较大,但是对于P2P的细则确实迟迟未落地。

  实缴资本标准5000万?

  实际上关于P2P监管的细则行业一直在猜测,早在2014年8月份就曾传言,P2P行业将设定1000万元的注册资本金门槛。但当时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将注册资本金设置成门槛根本就是形同虚设起不到实际性的效果,也达不到门槛的效果。

  为了能够制定出既能规范化发展,又能保持市场活力的监管细则,银监会的相关负责人多次召开内部研讨会议,走访全国各地的P2P公司调研。业内人士分析称,“银监会的P2P监管细则肯定会涉及多个进入准则,而门槛也会相应的提高,对于平台的注册资本金和实缴资金肯定会有要求。”

     某第三方P2P平台总裁表示,制定注册资金门槛在很多金融和类金融行业都有先例,对P2P网贷而言,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准入门槛,减少问题平台的发生率,还是比较合理的做法。

  资深投资人陈某认为,从道理上讲设定5000万实缴资本是对的,在中国信用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资金的安全和标的真实还是没有防范的措施,加大了平台的经营成本,提高风控水平思路是对的,但是平台毕竟已经定位为信息中介,信息中介要这么多的实缴资本没有道理,个人觉的5000万实缴资本与信息中介的定位不符合。

  “个人是比较赞同的,因为金融本身就是有门槛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此外风险性非常重要。行业必然会存在一个优胜略汰的过程,只不过是快慢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在投资人眼里虽然平台定位为信息中介但是还是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相对应的风控也是必须的,所以相对来讲平台的综合实力还是比较重要的,而实缴的注册资本金至少是实力的一种体验。

  实缴资本或成行业跑路“催化剂”

  第三方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跑路平台287家,比2013年的75家增长了282.67%.其中下半年发生跑路平台230家,占到全年的80.1%。而从2015年7月18日监管政策落地开始,截至目前整整1个月的时间行业共出现跑路平台81家。业内人士认为,这也只是一个开始,政策落地一定会加速行业的洗牌速度,而5000万的实缴资本或许会成为行业跑路潮的催化剂。

  从监管政策落地的那一刻实际就已经预示着行业草根创业时代的结束。监管政策呼之欲出,P2P平台离上市更近一步!更加严格的监管能够促进更多有实力的平台加入进来,同时投资人的利益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对于5000万的实缴资本,如果监管细则真的这么规定,将加速整体行业的优胜劣汰。

  业内人士分析,实缴资本最后还是要看监管层怎么处理,实际上如果细则落地不严,通过其它类似过桥验资的途径,还是能规避门槛的限制。

    一旦5000万实缴注册资本的门槛落地,资金需要存管到银行,那真的会成为2015年行业“跑路潮”的催化剂。那么在细则落地前留给大家补充资本的时间并不多,相信近期将会有大批P2P公司涌入融资道路。同时据了解,目前已经有多家P2P平台表示对外有融资意向,所以平台还是越早融资越好。

  P2P行业未来肯定不会容纳这么多的平台,只有合理的遵循市场规律,设定严格的监管要求,才是真正长期保障投资人的方式。而且从监管层的态度来看细则也不会太无力,好平台经得起行业的风浪,同样也经得起监管的考验。
P2P监管:实缴资本5000万或催化行业“跑路潮”:blog.sina.com.cn/s/blog_14c208cf40102vsw7.html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