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休閒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8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友谊的小船

[複製鏈接]

2524

主題

2524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7-20 14:01: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居。人除了亲情、爱情外,似乎友情也是应该有点分量的。俗话不是说,在家靠亲,出门靠朋么。不然,人地生疏,何以立足?当然,还有同事。只是都在一口锅里舀饭吃,做朋友的可能性不大,也不应当去“奢求”。要么顺其自然,要么能够保证在关键时候不将你当敌人,就应该达到最大修为了……   

  友谊,在不同的年龄段应该说有不同的“友情”。然无论在哪个段,一旦面对利益、权力、金钱之类的东西,不说友谊是只小船。即使是大船,恐怕也是不禁“狂风骤雨”的吧……   

  曾几何时,与我打堆的“朋友”还是有那么几个的。那时候,年轻好玩。然在那年那月,却没有多少可以娱乐的项目。几个朋友聚在一起。一般的情况下,都是玩打“百分”、“拱猪”这类牌。可能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使然吧。我们打牌就是赢家在输家门面上贴纸条,或者输家被罚蹲着、做俯卧撑之类……然而,兴致仍然是那么高,那么上瘾。特别是遇到过年过节,甚至通天亮的玩……好在无论输赢,大家都是有说有笑,不起半点纷争。那时,大家的年龄大都在十七八、二十上下。然从不分大小,也无论家庭背景。哪家有事,一群伙伴蜂拥而至,三下五除二便帮着做完了。无报酬,也不记得失——然,这样的友谊,似乎只能产生于“单纯”的年龄段。所以,权且称为“单纯的友谊”吧。   

  当我们步入社会,特别是当处于“刺刀见红”的今天。激烈的竞争使得我们一个个“红眉毛绿眼睛”起来。单纯的友谊不但去之何迅,且已经属于“灭绝动物”了。即使是朋友之间的应酬,也常常思忖“来往”。每行一事,总要用心中的尺子量量,用戥子去称称重量……这时候的“友谊”,除了功利还是功利。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那就完全在情理之中了。   

  那么,我们在单纯年龄段就建立起来的的友谊,是不是要牢固很多?仿佛,也还是不尽其然的。   

  比如,你们的友谊有未中断?你们眼下的社会地位是否处于一个层面?在去“秀”友谊前,你有未给你们的“友谊”“添砖加瓦”?   

  如果上面的“三问”都摇头,那么,情况可能就有些不妙了。   

  记得若干年前。我购置了第一辆踏板式摩托车(那时还无私家小车一说)。为了在路上不被稽征、交警“打渣渣”,便按照正常要求去办理手续。哪想到去稽征所缴交购置税、养路费的第一关。就被“打了卡张”。说是他们所的光盘上没有我那车的“定价”,上不了户。要我去市里看看……蓦然,我想到了单纯段的朋友甄红。那时候,他已经是运管所的副所长了。这么一点小忙他老弟肯定能够帮吧?   

  事不宜迟,我骑着新车来到了运管所。副所长的办公室门开着,却不见人。想去所长办公室问问。却见甄红正翘着二郎腿斜靠在对着门的沙发上,杨二拽拽,红光满面地“接待着”一位“洗耳恭听”的“来宾”。而所长却灰头土脸、“冷妃”似的坐在背着门的办公桌前“看报纸”……我错愕了一瞬,难道所长“退居二线”了?不过,管他那么多,我找的是“朋友”。于是,自以“老朋友”般,直呼了一声:甄红。   

  甄看见是我,好像比较的“意外”。一是多年不走动,不知找他干啥。二是竟然有你这么个“不识相”、胆敢直呼“大名”的人……谈笑自如的他,一下子便换上了一张公事公办的冷脸。   

  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甄的傲相让我立刻明白“今夕何夕”。于是,赶紧掏出“红塔山”递上。哪知甄并不接,且坐姿不改地仰着脸冷冷地问了一句:你干啥子?这一问,已经“很识相”的我更加的嗫嚅起来。然而来都来了,不管怎样还是将上户遇到的难题简洁对他进行了说明。最后道:你看,能不能帮我打声招呼?甄红始终仰着的脸,像一道铜墙铁壁。冷冷道:现在是各吃各的饭,各管各的人,各看各的门……帮不到!   

  顿时,那个名叫“尴尬”东西,以红色为“经纬”,一下子便覆盖到了我的脖子根……   

  灰溜溜的出得门来,立刻想到一句俗话: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时间像流水,没过几年,突然听说甄红在“经济问题”上栽了跟斗。好在“退赔”积极。只是拿下了他头上的乌纱帽,没被开除公职……   

  一个春风天堂之人突然被打进地狱;一个颐指气使者一下子沦为普通布衣。也许,那个中滋味还是比较的让人难以承受吧。然,仿佛“果”的前面总会有“因”。也许,狂妄自大、骄横跋扈以及官场上的“僭越”,便是置他于死地的短板了。因为,据说,他的倒台正是忍无可忍的一把手下的一付猛药……   

  在那个时段的朋友中,还有一个是值得一叙的。   

  他与甄姓相反,叫贾红。记得贾红参军临走前,按照那时的“礼数”,我买了钢笔、笔记本之类去“勉励”。为了有个伴,我先去与贾红住家斜对门的朋友家,想与他相伴而行。来到朋友家,见他正在帮着家里做家务。朋友笑着说:只消一会儿就忙完了。然也许到了饭点了吧。贾红的老妈这时已经在斜对门招呼朋友去入席了。一看我也在。连忙说“一起。一起。”我好像有些“醒悟”。难道,贾红参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是不是骗子啊军前还在家设了“答谢晚宴”?而且,事先还圈定了答谢对象?如果是这样,我就不应该去添乱了。于是,我将钢笔什么的交给朋友,要他带我“勉励”……   

  不知是贾红的老妈将我的出现告诉了贾红,还是恰巧贾红又来“催入席”。尽管看见我的存在还是多少有些强作欢愉。然几步跑过横街来到朋友家,便笑着说,我去你家找过你。你母亲说你出去了……听到这样的解释。先前的不快顿时一扫而空。然而,当晚上回家问母亲。得到的答复是:你出去后根本就没有谁来找过你。更无贾红找你的事……   

  不知是我对这件小事太斤斤计较,还是贾红自参军后便更加的“假”了起来。总之,他从军的三年里,从未给我来过一封信。即使见到贾红在部队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是骗子忽悠被曝光了的那些“留影”,也是在与贾红斜对门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是不是骗子啊住的朋友那里。他复原回来谈及书信一事。贾红说:我不知道你的具体地址……   

  你不要说,贾红的命就是好。复原回来,工作上如鱼得水不说,没几年,还当起了“官”。尽管止于“科级”。然在小小的县城,毕竟属于“官人”的序列。只是,参军后就生分起来的我们,贾红“做官”后,就更像两股道上跑的车,越行越远了。   

  有时我在想,难道是贾与假谐音,还是贾与假自曹雪芹后就“通用”。不过,说实话。他老弟“官场”中的“逢迎术”似乎还是很有一套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8FUN NET  

GMT-6, 2025-8-16 17:53 , Processed in 0.03766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