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但真挚的感悟没有磨灭,生命是短暂的,而爱情是永恒的。
——岩井俊二
《情书》是日本著名作家导演岩井俊二的作品。本书由一个同名同姓的误会北京中科医院忽悠开始,通过两个女子书信的交流,以含情脉脉的笔触舒缓地展现了两段可贵的爱情。
读过书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不是博子对男藤井树的爱,也不是学生时代两个藤井树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而是女藤井树生病期间现实与梦境交织错乱的那段描写。
那让我想起了“意识流”这一名词。也许它不算,但我想起了。与此同时我又想起了意识流的其它作品: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村上春树的《1Q84》。三本书里,我看过后两者。前者我曾尝试到新华书店购买,但店员告诉我卖完了。之后也就不了了之。
我看过的书少之又少,因此文学造诣实在太低。这两篇意识流小说我还几乎不能读懂。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收藏着它们,再过几年拿起来重温,一定会有不同的感悟,我肯定。
再回到《情书》中的意识流描写,恍惚记得是藤井树病了,半梦半醒地看到图书馆里春美又在撕书,书张开了血盆大口咬住了她的手,猛地醒来听到母亲在做饭,之后又醒。迷迷糊糊反反复复地做梦,像是“梦里梦到醒不来的梦”。这一幕莫名地令我痴迷。
书里表达的情感也让人深究。
那含蓄优美,感而不伤的爱情故事。那岩井俊二口中永恒的爱情。
我觉得男孩藤井树后来应该是爱博子的。他对于女孩藤井树的感情大概就像我们对橱窗里得不到的玩偶一样,满怀期待却又得不到,只能远远地看着它在自己的想象下变得愈发美好。
中科白癜风医院最开始的博子是可怜的,她爱的男孩和她在一起的原因只是因为她长得像另一个人。但我想,外貌一定不是维持一段恋爱关系的唯一因素,所以后来,男孩藤井树一定也有一点喜欢博子吧,只是对记忆中那段青涩漫长的暗恋无法释怀而已。最后的博子也找到了只属于她的爱——秋叶。这是岩井俊二在这本书里最大的宽容了,大概。
至于女孩藤井树,她是否也有那么一点喜欢男孩呢?也许是,也许不是。那个年纪对爱的认识如此模糊,她一定觉得男孩只是个喜欢欺负她的怪人。
安妮宝贝说,“恶作剧是典型的内向少年表达感情的方式”,只是这一点,中学时代的女孩藤井树不明白。
最后,藤井树看到借书卡上藤井树为她画的画像而感动落泪,那一刻,她的心一定也在微微颤动。为自己迟来的明白,也为那早已逝去的年华。
她大概也会跑到藤井树遇难的雪山,对着空谷喊一声,
“你好吗?我很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