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波浩渺,气势如虹,广阔的鄱阳湖注定是个表演的大舞台。
上古时期,彭蠡泽(今鄱阳湖)洪水泛滥,沧海横流,为了保障生产,相传禹设计杀死了湖中害人的庞然大物遂治平水患。当然那是神话,实际上禹通过引导法,疏通九江,在分汊河道上加以疏导整治,使之通畅地汇注彭蠡泽,而不致在冲积扇上泛滥成灾。禹是首个登台鄱阳湖的大牌明星,虽然鄱阳湖不是他治水的主要地方,但也留下了他的痕迹,由于他的贡献,于是便有了金鳞竞跃、白鹭翻飞的鄱阳湖现貌,便有了物阜民丰、水乡泽国的鄱湖平原。
但是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这个舞台却略显黯淡,长江流域一带还没引起大家的重视,各路明星都是在黄河流域相竞展露自己的表演才华,缔造属于自己的传奇。长江流域得到第一次大规模的开发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纷纷南迁至相对稳定的长江流域一带,为南方经济发展带来了大批劳力,并带来先进的农耕技术和工具。南迁的北民和南方各名族一起兴修水利、开辟良田,至此,经济中心完成了第一次南移,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还出现了的地方政权孙吴。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装潢后的鄱阳湖舞台迎来了它的春天,逐渐被各表演明星所认同,它的名声终究还是和它本身能力匹配上了,虽然有点晚。
赤壁之战成就了周郎的名声,鄱阳湖就是东吴水军驻扎练基地,在星子还保有一千八百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建筑周瑜点将台。当年面对曹魏八十万大军,周都督判断准确,指挥若定,充分发挥了出色的军事才能。于是,周郎火烧赤壁的事情在赣鄱大地乃至全国广为流传。虽然周瑜只度过了短短的36年,但他的名声却延续至今,还取了位美貌如花的妻子,这还有什么遗憾的呢。
一千六百年前,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而去,乘舟飘过鄱阳湖(古鄱阳湖应该在彭泽),寄情鄱湖周边的山水,超凡脱俗。鄱湖周边的山水启发了诗人的灵感,使得他成为山水田园诗人的创始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山水间,陶渊明在隐居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与淡泊。
刘宋时期,古彭蠡泽由于湖面萎缩,加上南边地壳下陷,形成低洼的鄱湖盆地,湖水南侵,逐渐演变和成了现在的鄱阳湖雏形。“沉枭阳起都昌、沉海昏起吴城”讲述的就是当时鄱阳湖变迁中发生的事情。
真正让鄱阳湖扬名的是初唐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动静结合,虚实相生,鄱湖立体风光跃然纸上。为什么王子安能即兴地写出真情挚感的文章呢?为什么他对鄱阳湖的醉人的风光如此熟悉呢?原来,在登阁作序之前,王勃有泛舟鄱阳湖过,凭借发现美的眼光,再将眼前看到的风景记在了心底,拟成腹稿,从鄱阳湖风光的馈赠中汲取了养分,才使得他在临场作文时有材料可用,并结合自己的遭遇融景于情,终于成全了他的这篇千古名篇。和鄱阳湖一样,《滕王阁序》成为中国一颗耀眼的星星。王勃站在中国文化的制高点上,写下了不朽诗篇,树立了永恒丰碑。
让豪放派和婉约派并立的苏轼也曾两度到达鄱阳湖。第一次是送长子苏迈到汝州赴任途径湖口,写出了考察性的游记《石钟山记》,告诉我们认识事物要耳闻目睹,实地考察,切勿主观臆断。这次他并没有深入到鄱阳湖中去,只是路过。第二次是从湖口通过水路到袁州(现宜春)看望因乌台诗案受牵连的弟弟苏辙。经过都昌的时候,由于天气恶劣,只得在南山脚下的湾港里躲避风浪,在机缘的撮合下,苏东坡于仙踪浪旅之间写下了“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几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正规医院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经久不衰的《过都昌》。在赣菜体系内有一道名菜就是东坡醉鱼,苏东坡路过都昌时,教渔夫在鱼干中拌以谷酒、辣酱,并与渔夫同舱醉饮。
中世纪最大的水战在鄱阳湖拉开帷幕,两位重磅级演员朱重八和陈友谅为争夺主角这个角色大打出手。最终朱元璋集中兵力,巧用火攻,一举灭掉了财大气粗的陈友谅,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朱元璋一战定乾坤,奠定了他统一江南的基础。
善于权术的陈友谅并不擅长军事,但他却遇到一位军事奇才老婆。陈的许多胜仗都和娄妃出谋划策有关。但是陈友谅的军师兼妻子却在陈的一次玩笑中投湖而去。相传,陈友谅要与朱元璋决一死战,临行娄妃嘱咐:“若是得胜,回时可张旗扬帆,击鼓奏乐。”陈友谅应允。于是娄妃日夜在望湖亭上观望。一天,打了胜仗的陈友谅想到岸给娄妃一个惊喜,于是偃旗息鼓,降下帅旗。娄妃遂面色苍白,投湖而去。令陈后悔莫及,望湖亭在此之后就改为望夫亭。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还是和大明王朝有关,还是采用火攻,还是在鄱阳湖,这里又发生了一次惨烈的恶战。宁王朱宸濠叛乱,心学集大成着王守仁闻变之后,立即发布檄文,举兵勤王。叛军和王守仁军僵持在鄱阳湖上,最终老道的王守仁看到宁王连舟之阵露出了诡异的笑容。他在笑无知宁王,造反也不读历史。三国曹,兵败赤壁就是毁在火上面,而一百六十年前宁王的祖上也就是朱元璋也是用火攻击败了死敌。宁王的无知相对于陈友谅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没发生多久的事情都不长记性,所以失败和死亡是在所难免的。
鄱阳湖的荣耀,还是和明朝有关,郑和七下西洋的商船就是在鄱阳湖制造的。当时全世界最大的战舰和商船大多都是从鄱阳湖开拨的。
鄱阳湖似乎是天生的水上战场,晚清时期,太平天国著名将领翼王石达开和晚清重臣曾国藩展开了一次殊死决战。西征军采取守的战略导致节节败退,时年24岁的石达开临危受命,整顿水军,通过疲敌计瓦解湘军的战斗力,并运用诱敌深入的战略思想将轻便快船骗入伏击圈,迅速将曾国藩的快船和重型战船分割。用小船火攻留在长江行动不便的大船,烧毁湘军船只40余只。九江、湖口一战太平军重创湘军,消灭了曾国藩苦心经营20多年的湘军。
1938年,武汉会战全面爆发,在鄱阳湖边上的东牯山成了这次会战中最炽热的战场。由于哪家治疗白癜风权威东牯岭将士浴血奋战,全力阻击日军,利用地形优势,采取正确的战术,顶住日军的炮火、战车、毒气,死守阵地,给日军重大杀伤,迟滞日军进攻,确保了后续部队到达位置、巩固工事。直至10月6日,隘口失守,日军在星子境内滞行70多天。饭冢国五郎大佐(侵华战争时期名将)在此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