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胖子与绿格子
约莫是初二的时候,与琴的缘分好像上天注定要发生。
我至今依然记得那个胖子的喜感的外表和风趣的语言,长得白白净净,眸子也是澄澈通透,虽然为人较为迟钝愚笨,也许可以换一个褒义点的词——单纯。即使如此,也掩饰不了艺术细胞的光芒。胖子之前好像是学小提琴的,而我是学二胡的。初二上学期,因为母亲觉得需要留出更多的“学习时间”,刚好二胡又考完了级,于是便停止了,现在回想也是好笑,那些“学习时间”,全都落入了电脑的囊中,其实更为讽刺的是,年少的荒唐和荒废的时光。
某一天,坐在我前面的胖子突然从肥厚的棉袄里摸出了一个绿色而又奇怪的长方体,如果是平常,也不足为奇,因为胖子的棉袄内侧全都是工具,很像一个管道工。情况偏偏有所不同,胖子诡异一笑,双手托起,放到嘴唇上,片刻,响起了我人生听到的第一首口琴曲——欢乐颂,虽然吹的很烂,可我还是被深深震惊,震惊这个奇怪的长方体可以奏出美妙的音符,放学后,他一路走一路吹了小星星,喀秋莎等等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让我决定学这个东西的,还是那曲天空之城,从前,只听过八音盒的天空之城,那种空灵的旋律十分动人,一直深有记忆。不得不说,胖子天空之城是他所有曲子中吹的最好的,那个年纪用那么烂的琴吹成那样实属不易。
如此,在又一次放学后,跟随胖子进入了新华书店,以二十块钱的代价换取了人生第一把口琴,就是被众人喷的体无完肤的“玩具琴”绿格子。继而,在胖子教会我简单的音阶之后,开始了一段疯狂吹他抄送给我谱子的日子,那种小纸条式的蓝色墨水谱,想来真是回味无穷。好景不长,这把琴很快就被送进柜子里吃灰,年少的三分钟热度的确会错过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于是,与琴的故事就暂告一段落。关于胖子,不知道他有没有一直坚持下去,现在我对于他的印象除了琴也就是他喜欢了班上一个女生整整三年,毕业之后就去省会读高中了,后来好像有了女朋友,日子过得不错,再后来,就像“绿格子”一样石沉大海,再无音讯了。
(二)高考与6624
琴躺在柜子里好多年,人这么多年却好像一点也没有成长。如同睡了一觉,醒来的自己却不是卢生,更不是烂柯人。
高二那年,开始上贴吧。原本的意思是要找找念书的方法,谁知事与愿违。认识了铝爷,随之也获得了一种奇特的方法,只是后来没有来得及实践而已。铝爷是个意志力非常强大的人,同时拥有着追寻自由的心,更多的,是挣脱枷锁的能力。被这样一号人物感动,也自然想去了解他的生活。……于是,跟着掉进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巨坑之中——口琴吧。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各种大神的曲子,早已不是那些幼儿歌曲能比肩的,大多是一些进行曲,动漫acg各种各种,然后,就是推荐琴的各种帖子,详尽的性能和价格分析不胜枚举。但是,那个年代还是257和6624好的时代,scx64这一类都非常少见,不同于现在的花样种种。几番考量,斟酌再三下,入手了144块的6624——新手琴之神器,当然,绿格子是被一致认同为“玩具”的。
拿到6624的第一天,看着银光闪闪的琴,眼睛差点没晃瞎,迫不及待吹了一下,一种前所未有的舒爽涌遍全身,很轻松就吹出了很响的音,顿时也理解了绿格子被喷的原因。而后,虽然不是每天都吹,但是很长时间都有着它的陪伴。有一段时间比较沉迷诗词和词藻文,有所旁落,但也没有偏废。
步入高三,一种奇怪的力场笼罩着周围的环境,自己好像也被无形的枷锁牢固,怎样用力都无法挣脱,其实时常是感觉十分痛苦的,想要寻求一种解脱。越来越,后来我和铝爷一样,选择了一种田园式的生活。晚上回家以后,吹吹琴,要不就看看书,每逢周末,心情好的话早晨就去学校写写作业,午饭过后在家美美的睡上一下午,然后晚上跑到河边吹琴。至今仍然记得风吹着竹子沙沙响,伴着我琴中的爱尔兰画眉,那个场景最好的诠释出了我的自由。
人心如果获得了自由,那么无论身处何地,面对何事,都会拥有自由。这是精神最大的解脱,精神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走过了高考,也不明不白的好像感悟了自由的真谛,不知是人的成长还是夜晚吹着爱尔兰画眉萌生出现的。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6624终是被我冠上了“自由之琴”的名号。
(三)流浪者的靡靡琴音
很多人都向往一种“流浪”的生活,离开庸碌的工作和繁忙的生活,浪迹天涯,笑傲江湖,或许还可以携手佳人,存一段韵事。理想化的生活诚然美好,却越是现实生活的反面折射。恰巧,真实的流浪与幻想大相庭径,平淡无味,没有故事,没有,有的恐怕只是风餐露宿,饱受饥寒,甚至屡遭白眼。他们感受最多的怕是对自我的无奈,对生存的无助,也许更多的,是对人生的绝望。
总有不同,就像柳暗花明的村子,夜幕笼罩下田野中的萤火虫以生命燃烧微弱的光芒。
似乎是考完的某一天,像往常一样,穿过那条熟悉的小路去书店,却感觉到了很不同的气息,路边响起了清脆的琴音,闻声望去,那是一个素未谋面的流浪者,衣衫破旧不整,似的头发与脸上的泥土混为一体,坐在路旁的石阶上,身旁放着或许是用来拾荒的破布口袋。正是他的蓬头垢面,才反差映射出了那双干净而又安详的眸子。睁开眼,眼里流露的似乎是渴望的光芒,平和而宁静,闭上眼,又似乎陶醉在音符的梦中无法自拔。我停下了脚步,静静的聆听他奏出的曲子,很遗憾,我没有听过,可是绿格子在他的手上,发出的仿佛是一种奇特的情感,音乐的感情沧桑油然而生。而这更加唤醒了我的联想,这个人,拥有着怎样的故事?为什么会成为流浪者?这首曲子与他有什么渊源?也许是小时候母亲教的?自己学的?绿格子又是从何而来呢?是他的生日礼物?或是偶然得到的?此时他又在想什么呢……
间断的琴声打碎了我的思绪,流浪者如对待至宝般将琴藏回了内衣兜里,背起破布口袋……嗯。应该又要开始新的旅行了吧,天下这么大,什么地方又是家呢?也许,和我象征自由的6624一样,这把绿格子就是他的“希望之琴吧”。有琴声的地方……也许就是家呢。
目送他远离。如果是说苦难造就了人生,高考的苦难早就了学生今后的人生,那么,流浪者流浪的苦难又造就了什么?他的编辑评语亲爱的作者,欢迎进入红袖投稿,希望以后注意:段首请空两格,已帮您排版好。最好一次性就排版好,多次修改,后台短时间内不显示。可自行百度“自动排版工具”,将正文在排版工具中排好后再复制粘贴到红袖的文本框里。 期待佳作。(编辑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