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11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师说

8896

主題

8896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pkrwn 發表於 2016-9-4 12:36: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日去一学校办事,因不识学校路径,在门口时碰到一骑车人,平时并不甚注意细节的我问:“师傅,请问科技楼怎么走?”那人听我叫他师傅这个称谓满脸康复病例2不高兴,冷冰冰的说道:“你叫谁师傅?”然后很不屑的骑着车扬长而去,只留下惊愕的我在风中凌乱。   

  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一个错误——在学校里怎么能称呼人为师傅呢?当然应该是老师啊!只是转念一想,我一个外来的陌生人,不过问个路而已,语气还算客气,便是称呼错了,对方也大可不必如此生气,因为我完全是不经意的,对方如此计较岂不是坏了自己心情?   

  老师这个称呼如今被运用得越来越广泛,时至今日,从学校、文艺界到各行各业,从高校教授到搞的头目,从文化名人到教人行窃的盗贼,一律称之为老师,可见得这个称呼是很受人尊重的。   

  “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民间祭祀的对象,将老师列入与君王、先祖同等的地位,而且在私塾里都要供奉孔子像,可见得中国古人对老师是非常尊敬的,同时也表现了对文化的尊重。古人又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更是体现了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韩愈在《师说》里对老师进行了定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应该说比较准确,但是并不全面,我以为,为师,还要具备这样的条件。   

  一是为师要有为师的学问。“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你要给予学生知识,必须掌握相当多的知识量,自己都没有谈什么给予呢?老师又如一个园艺师,要浇灌滋润那一株株的幼苗,他必须有充足的水源,这是一个前提,否则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幼苗枯死。我的小学老师教了我一个字读音是错的,然而我却一直当正确的音去读自己完全不知道,当然也没有人纠正我,直到有次无意间听到播音员朗读时方才意识到自己念了几十年的字发音错了。当然我并不是责怪我的老师,只是觉得老师应该将正确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如果教错了,便可能让学生一生都在运用错误的知识而自己不能发现。现在的信息更新非常快,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也更甚,所以用忽悠是难以服学生的,如果对自己不加油充电,就只有程咬金的那三板斧也是不行的,你三板斧砍完了后怎么办呢?   

  二是为师要有为师的风范。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有些顽童谁都不怕,可是到了学校见到老师就要老实许多,什么原因呢?那是老师严厉的气场压倒了他。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言传加身教,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于不经世事的孩子们来说,老师不言而喻是他们学习的标杆。老师是人,有七情六欲很正常,不必将老师神化,只是老师在学生面前,却不必将自己的情欲表现得太充分,否则便有失尊严。那个在地震中不顾学生而自己先跑的老师,竟至于让许多人推崇,只能让人觉得人心不古,人自私本没有什么可以议论的,老师自私也让人可以理解,可是老师要自私并且大肆宣扬其合理性便是无耻了,你让你的学生怎么看你?老师除了扮演老师这个角色,还有多种其他社会角色,只是在学生面前必须要演好老师这个角色,否则角色的错位会让学生无所适从,也会令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前些年发生过老师带女学生去酒吧、去开房或其他更过分的事,老师和白癜风的保健离不开泡脚学生此时算是什么关系呢?这确实是有侮师颜的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是为师要有为师的技巧。让孩子吃苦得难以下咽的药,孩子当然是不愿意的,可是如果你将药包上一层糖衣,那么他便可能欣然接受,当然这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里面的内容,不是一句两句能够说清楚的,为师自然要有技巧方能更好的教育学生。老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那么如何将自己的所知传授给学生这绝对是一门大学问,你知识再多,却不能传授给学生,正如老师们常讲的一句歇后语——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这样的老师肯定是不合格的。   

  四是为师要有为师的度量。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种对立关系,因此发生矛盾也再所难免,学生与老师矛盾激化后打架的例子也时常见诸媒体。学生在成长期其三观还没有完全成熟,认识问题可能会有偏颇,如果此时老师不够大度,不能智慧处理,便可能激化矛盾,而老师作为长者,此时必须表现出相当的涵养和度量,才能有助于矛盾的化解而不是升级,而你的大度,也一定会赢得学生对你的敬意。   

  说起老师,自然会想到一些民国的大师来,梁起超、陈寅恪、顾鸿铭、林语堂……他们的博学、风趣、幽默,不拘小节,甚至一些怪癖,都会让人白癜风是白癜风吗它会传染人吗觉得那种老师才是真正的老师,大概是因为现在这样的老师稀缺了,故而显得珍贵吧。   

  现在诸多电视节目,特别是竞赛类的,都会聘请一些名人作佳宾,对参赛人打分点评;只是我觉得,有些“老师”水平实在一般,或者他本来不是这个专业领域的却让他来点评,有些观点不能让人苟同,甚至令人反感,这样的名人被请到电视台作节目,除了靠其名气能增加节目的收视率外,究竟于选手和观众有什么作用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你只是唱歌的,却非要去指点别人画画的水平,这个就是缺乏自知之明了;如果自己水平不行,便不要去公共场合卖弄仅有的一点学问,对这个品头论足,对那个指手画脚,这样的“老师”于人于己都没好处,只能令人生厌。   

  人们之所以尊敬老师,是因为老师是有相当含金量的,虽然这个词至今也如“老板、帅哥、美女……”等词一样有被用滥了的嫌疑,但能够被冠以老师称谓还是相当不容易的,因此一个人被人称之为老师确乎要提升自己,否则不仅愧对了这个称呼,而且会自毁形象。   

  当然对于任何一个职业都不必苛求,老师也不例外,他们只是一个普通的群体,只是老师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是一生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老师必须要修炼自己,方不误了他人的子弟。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