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8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幼儿阶段的孩子该怎样教育? kg34alsr

6844

主題

6844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qzjbe 發表於 2016-10-28 02:54: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初为父母,由于各个家长受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和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迥异,在对待孩子的教育和学习问题上,很多父母一知半解,无从谈起。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教育部门一直崇尚避免“幼儿学龄化”,倡导以玩为主,以学为辅,教养结合、寓教于乐,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行为规范养成、理念品德教育、群体适应能力等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在良好的行为养成中实现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共同愿景和良好夙愿。   

   

  但一些家长的过度“期望”和过度“保护”,让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在教育问题,丧失了“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的幼教初衷。问题出在哪呢?   

   

  曾接触过几位从孩子学校毕业和转学的几位学生家长,她们普遍认为在学前阶段,特别在幼升小的衔接问题上,学前班出来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后,更容易适应学校紧张、快节奏的学习氛围。而以避免“幼儿学龄白癜风中医典方化”的正规幼教部门出来的孩子,在进入小学阶段,特别是在一年级的学习课程对待上,学起来会觉得吃力许多。这些在饱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孩子身上,他们中的大多孩子由于习惯了幼儿园宽松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环境,在小学入学初始阶段一时难以融入小学一年级的快节奏学习氛围。例如会出现:上课坐不住、听“天书”、学习效果差、成绩跟不上、厌学等等状况。诸多担忧,让部分家长更慎重地对待幼小衔接中的择校问题。   

   

  当然,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父母之心可以理解。   

   

  或者正是因为如此教育观念的悖离,使得很多幼儿学校不得不改变教学的初衷,改变了教学的方式,增加教学的课程与内容,以更好地留住和拓展生源,为幼升小提前做准备。   

   

  一年级是孩子人生成长中的新里程,是孩子九年义务教育的奠基阶段,根基打不好,势必影响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特别是对待问题和学习的心态、学习兴趣、习惯养成等等,“千头万绪始出来”,这也是很多家长忧心的根源。   

   

  正是学校这种心态加重了幼儿阶段,特别是学前孩子的课业负担,本来可以在小学里学的知识,偏偏要提前在幼儿园里学习。你不学不行啊?你不学别人学,你不教别人教,结果到了大班,很多孩子都转学到私人办的学前班去了,我们的正规军要继续要保持形象和战斗力啊,不然你的生源就会流失。纠结如此,我们所谓的幼儿教育正规军,也只能赶鸭子上架,和外面的学前班比一比。我们的师资力量,决对占优势,大中专毕业生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基本都是科班出身,经验丰富;在实力上,我们的正规军也是周边乡野学校无法比拟的,有总园做后盾,教学质量、教学环境、娱乐设施、老师的福利待遇等等,这都是乡野学校无法比拟的。拼了,不就教知识么?我们中医如何治疗白癜风还比不过他?   

   

  于是,从大班开始,正规军幼儿园开始学教写字、认字。教育前置,谁是始作俑者?是家长,是老师?是学校?   

   

  我们看见,在幼儿园大班,很多孩子不足六岁,甚至不足五岁。身体、骨骼基本还没有完全长好,学习力以及学习的效果,较之一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电话年级的孩子相去甚远。所以,教这些孩子学写字,对孩子、对老师、对家长都是一种挑战。它需要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有足够的精力、体力、耐心和包容来对待孩子,以牵着一只蜗牛缓慢去散步的心态,来与之共同成长。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很多年青父母很茫然。一来没有教育经验,二来因为工作不可能有大把的时间花在孩子身上。为了让孩子从小培养成优秀和良好的习惯,我们给孩子报了各种班,以配合孩子的“全面发展”。不是父母把未能实现的理想和梦想转嫁到孩子身上,而更多的是父母希望孩子可以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发挥自己的潜质和特长,在未来的学校生涯中,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有足够的谈资,而不是当别人谈天说地的时候,自己只想像个门外汉一样除了学习别无所长,只有干瞪眼的羞涩与尴尬。有句话怎么说,什么叫品味?你的价值观、你的方向,你灵魂里和思想深处渗透的东西,这些都是你的气质体现。你的文化底蕴与涵养,在你的举手投足间,会出卖你自己,也是所谓的“窥一斑,而识全豹”,   

   

  “腹有诗书气自华”,不可否认每个父母多多少少对孩子都抱有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这是人性使然,也是我们培养孩子的初衷。当然未必成龙成凤,而是希望他们将来在面对生活的时候,有能力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和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有能力、有底气驾驭自己梦想的时候,你才有支撑着自己走下的勇气和信心。而这,无不关乎每个孩子家长的教育理念、孩子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背景、良师的引导、自身的努力、价值观的认同等等。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学,师之惰”,孔子他老人家几千年前,就把这种教育理念渗透到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深处。说起教育,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引导尤为重要!   

   

  为什么很多孩子,在家中不听家长的话,在学校却特别听老师的话,这就说明在教育的问题上,学习方面的主导作用要靠我们的老师。从孩子入园的那刻起,从吃早饭-学习-睡觉,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跟老师在一起的,孩子也在陪伴中与老师建立的深厚的感情,老师了解了孩子的生活习性,会根据不同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而家长起得只能是配合和辅助的作用。当然,家园共育,家长与老师要经常保持沟通,相互的理解与信任,家长在孩子面前要维护好老师的形象,这都是至关重要的。   

   

  幼儿阶段的很多孩子,生活不能自理,甚至有的孩子到了中班以后还需要老师一口一口的喂饭,笔者就亲眼所见。正是家长的这种过度“保护”,弱化了孩子的学习能力,让孩子本该自己做的事情却假手家长,或依赖家长和老师去做,这样如何利于孩子的正常成长。过度的保护与溺爱,是伤害,不是爱。我们的家长,也要适当地收起羽翼,让孩子多经历风雨,才能乘风破浪的能力。这里,除了悉心教育,幼儿老师还要照顾孩子的起居,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关注孩子的心理特征等,辛苦不言而喻!   

   

  较之家长,教师在教学任务上更具专业性。由于接触的孩子众多,在教学经验上更具丰富性;在教学模式上,知识更新更加规范性、系统性。   

   

  这就是为什么在家中,家长教了半天孩子也很难学会,在学校老师教效果更好的原因。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