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7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感悟六尺巷

6844

主題

6844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qzjbe 發表於 2016-10-30 09:56: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千里来信只为墙,退后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一首书信诗。相传当年宰相张英的邻家造房占张家三尺地基,张家人不服,写信到京城求宰相张英主持公道,张相爷看完书信立马回了此封信。家人收书羞愧并按相爷之意退让三尺,邻居人家见相爷家人如此胸怀,亦退让三尺,遂成六尺巷。在民间,“六尺巷”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也成为桐城人张英以礼待人,巧解家人与邻居纠纷的千古佳话。   

  礼让更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人生大智慧;礼让的前提,关键在于宽容。六尺巷虽然狭小,但人的胸怀之大。故事教益人们:凡事均需谦让、退让,与人相处要和睦、和谐。这与传统的儒家思想一脉相承,因此千百年来倍受尊崇,影响深远。   

  在我识字不多的时候,就能背诵“千里书来只为墙”这首具有歌谣风味,朗朗上口的诗,对写诗人的“本事”也十分好奇。村老只是告诉我这首诗歌叫《让墙诗》,并不知道其故事的来龙去脉。只知UVB治疗白癜风怎样道做人做事要讲仁义,要看得开、看得穿。   

  “诗书乃立身之本,孝悌为制行之原”。在我教书的年月,家里分得几亩责任田,由于自己对种田不在行,每年的收成比不上其他农户。和我田块相邻的农户,每当庄稼收割完后在耕整田块时,总要耕过界一犁,我家里人先是理论,有时发展到吵架,但我能“摆平”争吵为和谐,不与别人一般见识。后来,相邻的农户再也不耕过界了。看来,做人要学会委曲求全,善待别人,狭窄之处让人一步才是根本。   

  我张氏家族堂号叫“百忍堂”,缘于张公百忍出金人之典故。老祠堂曾有这样一幅对联:“做人无他,宜忠宜孝须宜忍;持家有道,在耕在读还在勤。”也对我教育至深。回忆自己一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别人功成名就,自己却一事无成,有时也会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后来才醒悟,人生许多烦恼是因为自己太计较,在世一生,不过一瞬,只有化烦恼为快乐,才能活得潇洒,活得开心!   

  六尺巷的故事之所以生动感人,主要反映的就是以德治家的思想。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包括以德正心、以礼修身、以法齐家、以生姜与白癜风有什么关系义济世等方面。以德治家它有可能改变一个家庭的门第,也有可能改换一个家庭的家风。以德治家就是要教育后代,踏上读书成材的正道。   

  在社会飞速变化发展的今天,六尺巷的故事仍值得借鉴。它告诫我们,人生之道,贵在舍得,利人实则利己。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