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要北方早晚还是比较凉爽的,可是,河南的天气却是又热又闷,稍稍一动,就浑身冒汗,粘乎乎地让人人难受。就在这样的季节里,我却来到了开封,目的是旅游观光。其实,我也不是特意来的,开会回来顺路,尽管天气闷热,但为了精神食粮,一饱眼福,也只好克服一下了。
天下第一塔
开封的铁塔被称为“天下第一塔”。我走南闯北听说沈阳铁岭有个铁塔,但也没见过,这次到开封听当地人介绍,知道了他们引以为豪的千年古塔,并安排它为第一个参观点。
近身铁塔才恍然大悟,其实,铁塔根本不是用铁铸成的,而是,用褐色琉璃瓦镶嵌的,铁塔旁边有文字介绍,“褐色琉璃瓦,远看酷似铁色,故称‘铁塔’。”在没来铁塔之前我还在想,什么样的技艺能使一座塔用铁来铸就,看来我的怀疑还是对的。不过全木头的塔倒是有的,山西应县就有一座木质结构的塔,而且,历史也悠久,可惜只是在行驶的汽车中,远远地看了它一眼。
开封铁塔成等边八角形,十三层,高达50多米,塔身砌的是花纹砖,上面有浮雕的飞天、麒麟、菩萨、乐伎、狮子等50余种图案,造型优美,形象生动,是宋代砖雕的杰作。因这一路走得太累了,我没有登上古塔,据说登塔眺望,不仅古城风光尽收眼底,极目远望黄河如玉带,大地披锦绣,云从身下行,飘然在天外,这就是古代汴京著名的八景之一“铁塔行云”.
游清明上河园
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已由开封市建成真实的场所,这次有幸到北宋的清明上河园走一遭,感觉真是不同凡响。
上午9点,在一阵锣鼓声中,一队古代装束的人马从清明上河园中走出来,他们欢声雀跃,载歌载舞,10多分钟后,在一群武士的护卫下一个满脸漆黑的人走出来,他抱拳揖手发出洪亮的声音,“各位朋友!开封府包拯欢迎各位光临,我宣布清明上河园现在开市。”随着他的话语刚落,园门洞开,游人蜂拥而入。走进园中眼前就是一幅古代社会的写实,所有建筑是仿古的,所有的员工均着宋代服饰,如果不是有游人在里边行走,你一定会以为自己走入了时间隧道,回到了大宋年间。清明上河园里有城门楼、虹桥、街景、店铺、河道、码头、船坞等,民间艺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个术比比皆是,有吹糖人的、汴绣的、算命的;有杂耍的、斗鸡的、博彩的;一座再现的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宋朝都市民俗风情。在园中还根据宋代历史故事编创了一些节目,在现场表演,如同当时发生的事一样,让人看了真实再现。当我走到虹桥时,桥下有一艘船被官兵挡住要检查,船上人说他们是漕运船,按规定是不能检查的。官兵说我不检查船,我要检查人,话里话外是要买路钱。正当双方争吵之时,从远处的水面上漂来一只小船,只见包公站立船头,经他盘问,最后弄清楚原来是一伙冒充官家的打劫之人,几个坏蛋被拿下,这就是园中每天都要上演的“包公巡案”。在园中你稍留意就会看到武松、武大郎、潘金莲等宋代人物。街道上还不时出现打仗的、骗人的、偷窃的,也有仗义疏财的、打抱不平的,官兵押解犯人的场面也时有出现。
开封是汴绣的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最好产地,在一家店铺里,几个年轻的女子,正用一双灵巧的小手,绣着《清明上河图》,一个服务员向我介绍几款产品,贵的买不起,选了几条绣工精美的丝巾,算作送人的礼物吧!
世代忠良天波府
杨门女将是我们熟悉的巾帼英雄,她们就是天波府里的一群可歌可泣的人。
天波府全称是天波杨府,在开封的西北角,府匾是宋太宗赵光义亲笔御书,并下旨:凡经天波府门前的文武官员都要下马,以示对杨家的敬仰。杨家的忠应该从杨业说起,老令公曾做过建雄节度使,镇守山西代县。当时契丹经常侵扰和进犯大宋疆土,杨令公率家人抵抗,巩固了边疆安宁。他有八个儿子被称为“七狼八虎”,个个晓勇善战,在与外敌的战争中,杨家的男子基本战死,然而,在折太君(戏剧中称佘太君)的带领下,这群寡妇们仍然不顾生死,保卫大宋江山,像穆桂英、杨排风就是她们中的代表,杨家将满门忠烈,爱国精神永存史册,光照后人。
天波杨府由东、西、中三个院落组成,建筑规格按正一品武官级别修建,西院为校武场,当年杨家练武点兵之处,在这里曾无数次地集结抗击外来敌人进犯的威武之师。中院有杨家演示图石碑,想当年一杆长,杀得敌人片甲不留,闻风丧胆。在这里供奉着杨家的列祖列宗和杨家将塑像。东院曲径通幽,绿草如茵,荷塘鱼泳,是个休闲的场所。
走在天波杨府,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使人一股正气油然而生。杨家将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多少钱啊不仅在北宋时被民间广泛传颂,而今仍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赞颂道:“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裹几野坚,皆能道之。”杨家将家喻户晓,万世留芳。
开封府里拜包公
开封府是北宋时期天下首府,也是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的办公衙门。记得很小的时候,听爸爸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皇帝一天夜里做梦,梦见金銮殿前的一个柱子将要倾倒,就在这时一个满脸油黑的人,冲上去用双手把大柱子扶正。皇帝醒来让人圆梦,大臣说我朝将有旷世奇才出现,定保江山永固。这一年开考取士,一个黑脸的人高中榜首,但由于长相怕惊驾,只给了一个小小的县令,这个人就是黑脸包公。不管这个故事是真还是假,从那时人知道了包公,后来又听邻居讲“乌盆记”,知道了包公会审案子,到小学三年级时看了《铡美案》,知道包公一身正气,不畏权贵。小时候对包公的体会是浅显的,那时只是把人分成好人和坏人,根本不懂得大道理,不过也是从那时起,自己的某些行为,不知不觉地效仿起他来。记得中学时和同学们说过一句话,一生不犯两个错误,一是金钱,二是美女。现在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自己一直坚守于此。
坐在衙门的大案前,我也当了一回包公,手拿惊堂木摔下去,一声脆响,惊天地,泣鬼神,遥想当年包公审案,这一声惊堂木,不知吓煞多少贪官无赖,也不知洗清多少冤屈。站在三口铡刀前,令人荡气回肠,让人暇思神往,那三口铡刀让古代多少贪官污吏命丧黄泉,而今警钟长鸣,又能震醒多少腐败分子?陈毅说:“手莫伸,伸手必备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