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14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好学,那是很难强加于人的 pszg3dmg

6851

主題

6851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不离不弃つ 發表於 2016-11-20 04:44: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孙子作客来家三天了,除了吃饭睡觉外,就是坐在电脑前玩CF。这不由地使我想到了我小时候。   

  小时候我最喜欢去外婆家。不只是外婆家生活好,更主要的还是外婆家有我“贼心”牵挂的东西。外婆家是大户人家,二十多口人,我的舅舅婶婶、表哥表姐也就多到哪去了。要是年初二去,满屋满院子都是人。嘻戏玩耍的是我样的小孩们,忙着包饺子的是婶婶、姨妈、表姐们,坐在桌子旁天南地北的是男爷们。我呢?要不是在表哥表姐的房子里踩点行窃,就是躲在什么角落里在看偷来的书。有一次,一本《说岳全传》还没看完,母亲催着要走,不打招呼也就拿上了,不打招呼,打了招呼就拿不走了,只能偷。六七里的回家路上,边走边看不说,回家一个通宵没睡也没看完,倒是被寻书上门的表哥逮个正着。好说歹说才一目十行地把剩下的几页翻完。下次再去,表哥可就把我防个够严。   

  有一回,一早我在我伯伯的风水、算卦书里翻着了一本石印版的《西游记》,还没来得及看,就被母亲赶着去轧花——就是把棉花里的棉籽轧出来。到了作坊,人家还在吃早饭,我就在墙边把棉花包坐在屁股底下看上了《西游记》。满眼都是妖呀怪呀的,别的什么也听不见、看不见了亲戚小孩长白斑怎么办呢。之后,还是掌柜的在我肩上拍了一把说:你还轧不轧了?我赶快收起金箍棒说:我来的最早……掌柜的说,你来的早,不假,可你坐在那里不动,还不让别人轧呀?现在都过了晌午了,也没人轧的了,你不轧就回家吧。不轧我来干啥?等轧完回家,母亲问:人还挺多呀,怎么这么晚了才回来?人多?鬼才多呢!但我能说实话么?母亲好象猜着了什么,快吃饭吧,都凉了,棉花没丢就好。   

  我觉得我小时候特好奇,特好学。上小学时,学校发下来的课本,也就新鲜那么十天半月的,一学期书不丢那就阿弥陀佛、烧高香的了。我至今犹如昨天的记忆是:上三年级的时候,语文课已讲过大半。一天轮到老师在我家吃饭,那时候老师是轮流着到学生家去吃饭的,吃饭中间我母亲跟老师讲:我的儿子太调皮,要管严一点。老师倒也守信。第二天上午到学校,老师说:今天早上没来早自习的同学到前边来。一下上去七八个,我是意料中的。老师让背书。班长一个个的点名背。会背的回座位,不会的头朝墙站到。最后一个是我。老师从班长手里拿过课本,背!呜哩哇啦一口气就背完了。“第X课,背!”又完了。老师随便从书中找出一句,“接上”!“仃”。再找一句,“接上,仃。”……这那里是在背书呀,我分明就是在看着眼前翻开的一本书在念。老师提示到那里,这书也就翻开到那里。老师手里那根棍——教鞭,好象提起又放下了几次。无奈,连同以前背不上来的同学也一起被赦免了下来。开始讲课,扳书了几个名词解释。老师一下走到我面前,“你怎么不抄?”,随着吼声,棍子也就落在了脊背上;我赶紧申辩:我的毛笔他(同桌)借去了。再看老师,头也不回地往讲台走着。这一棍是注定了要挨的。我看着老师的背影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我的妈呀,你给老师好吃好喝就是为这呀;我的老师呀,你也太认真了吧,不给一棍子好象就没管,对不起那一顿饭似的。直到现在,我未定稿的文字,晚上躺在床上斟酌时,它会清析再现的丝毫不差,连修改过的痕迹也会如实反映。要改的,当晚敲定了,第二天找出原稿写上就是了。一旦发出,也就更新的记忆全没了。以后再看时,就象读着别人的东西;但也习惯性地稍带着“指点”一下,嗯,这个比喻好,这个字改一下可能更贴切些……。   

  小时候的功课少的就是喂不饱我。逃学时通常是揣上一本书,躲到又恐怖又静寂的寺庙里去看,(门可罗雀,那是五几年前的寺庙,现在的寺庙可是游客如云了)但听说要考试了,那是非去不可的,要不考个中上的成绩,怎么对得起默认我逃学的父亲呢?我的父亲识字不多,对我的学习从来就是只检查督促个会背、会写、会算就行了。之于逃不逃学,那不重要。有时不得已,也会黑着脸骂一句:再逃学,小心我扒了你的皮!   

  五五年,母亲得了老鼠疮,学名淋巴结核病,我也从“主动逃学”变成要照顾一岁六岁的弟弟,在家里洗、补衣服,做饭等而“被迫逃学”了。男孩子变成一个“大”闺女了。   

  五六年,母亲去世。我高小毕业。高小离我们家四里地,中学校离我们家十里地,不能走读,要住校。当时家庭情况,无论是经济还是时间都不允许,老师索兴连中考都不让我参加。我还是偷偷地跑到中学的校园外,非常向往而又惋惜地朝着学校门看了那么一眼。辍学在家了。   

  父亲说:你学点算盘吧,省得人家哄骗你。离我们村一里多地的村子里就有教的,要学费。虽不多,但还是比买一本自学用的珠算书的钱多多了。那书特实用,我照着书本扒拉了一阵子,一天到舅舅家去,舅舅问我:你在学算盘?打一个!就999乘999吧。……嗯,还中。舅舅拿过算盘,123456789,987654321,把个九遍九从一往后加,再倒着从九往前加,打了个劈哩啪啦,临了,算盘一放,什么也不说;我也什么也不问就走了。又过了些天,我到舅舅的屋里,如法炮制了一遍。舅舅知道我,凡是他想让我看的书,只要放在我看得见的地方,也就OK了。   

  五七年,刮“共产”风,挖地界,连土地,修干渠,种水稻,互助组成立高级社,吃饭大食堂,小孩托儿所,自办照明电,商店无人管(自己选购后往钱柜里交钱找零)。我也“解放”了。五八年,义马矿务局医院到我们乡里招工,就是当护士了,那时候虽说共产了,但人们的思想观念还跟不上形势,还不象以后把考学、招工、当兵看作是离开农村的出路,都舍不得让孩子出门,大队支书找到我父亲动员说:去吧,家里少个张着嘴(吃闲饭)的。就这样,不满十六岁招工条件的我,破格招工杂在一大群姐姐中间从家庭被“减负”进了煤矿。(六零年,我因不安心本职工作,被赏识我的院长减负进了矿务局工会电影队)   

 怎样辨别胳膊上的白斑是否是白癜风 从农村到工矿,从家门到社会,那可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什么都觉着新鲜,诱惑,好在我的工作有的是业余时间,而图书馆就请父母认真对待磨合期在我住的隔壁。说来惭愧,先是生吞活剥地读目前治疗白癜风最好的方法是什么了一些外国人的小说,乘兴又不求甚解地去读外国人的理论——马恩列斯,诗词曲赋那是一边看着译文,一边查着词典辞源蹭了点皮毛,经史子,更是文革期间贩的黑货。……   

  自学,会学,,我以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