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休閒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6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内心深处有条河 npaezs55

[複製鏈接]

1836

主題

1836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11-22 05:44: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公共汽车载着我向夏道驶去。夏道镇位于南平东南十余公里的闽江边,是仅次于西芹镇外距离南平最近的乡镇。夏道是我早年插队过的公社,如今时过境迁,距离那时已经近四十年的漫长时光,时光漫漫,故人依稀,那里的田园历经沧桑,但仍有一缕不能忘怀的旧情牵连我心。   

  从南平到夏道文田的13公里属于316国道的起始路段,这一段公路在1972—1973年我仍在夏道文田大队考坑插队时就开挖了,但那时路面没有铺好,也不通班车,因此,要到我插队的考坑村要从先南平坐船到夏道,再跋涉十七里路才到考坑,总共约三十七华里需要花半天时间。   

  紧靠南平市区的是东坑乡,如今已成商业区,公路两边房屋林立,店面紧密相联。各家货运站、补胎店、饭店、汽车维修点,令人目不暇接,一直延续两里,到了房屋稀少处,还有陆续出现的饭店或小型工厂。南平是一座山城,地皮实在是太紧张了,不得不向郊区发展,货运站有的开到离城十华里的地方。   

  好了,不说现在的光怪陆离的现象了。在当年,我们当知青时从夏道沿着未铺好路面尘土飞扬的公路跋涉回城时,一路上还人烟稀少荒凉一片的呢。   

  公共汽车行驶十里就到文田村(当年叫大队),然后折向东北,离开国道,沿着乡镇的道路驶向十华里之外的夏道镇(当年叫公社)。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65.html]海口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接近文田,还可看到一两家工厂,还有推土在向山头要地,将来这里应被开辟为工业园区。   

  现在到夏道的路拓宽成四五米宽双车道,正好两部公交车交会而过。由于不是主干线,过往车辆不多,除了公交车,另外只有少量的私家车及摩托车。   

  我在公交车上专注地看着窗外,极力唤醒心灵深处那些早年的影像。文田村并不长,只两三百米一晃而过。出村几百米外就看到水井窠村,水井窠离公路有几百米,公路边有一条小河,再隔着一大片农田,再过去才是水井窠村。那条小河是一条无名的小河,由夏道属地西南方向的鸠上、洋头等村子的小溪汇合而成,流向夏道。在那里汇流到闽江。   

  水井窠和村前的田野都呈现眼前,然而,我却发现有什么令我大跌眼镜的地方,在在公路边那条穿过文田的田野逶迤而来的小河竟然流淌着黑色的液体!这里是乡间,附近没有排放污染的工厂,哪来这样污秽的污水,好像整车染料倒进河里,整条河都脏透了,里面根本不可能有生物存在。浓冽的污水绵延着一直流向远方,这道风景看来已不是近期才有。一下破坏了我怀旧的情思。我看了看司机和车上的乘客,他们对此都无动于衷,大慨已司空见惯。还有消失了的当年风景,原来水井窠村前以及紧邻夏道镇的徐洋村都有大片的洋面田,如今都消失了,一座座新房耸立在原有的田地上。水井窠村的村民不多,显然盖房用不了那麽多土地,有些农田则被推土填平,大慨是准备盖工厂之用。原来我想看到当年那样的一片田园风光,看来已时过境迁、云散了。稻田在消失,青年从农村抛下一切逃逸,村庄的人口急剧减少,城市的近郊已逐步向郊区的农村蚕食。   

  公共汽车一进到夏道镇我就下了车,镇里沿着闽江之路是镇上的主道,车还要继续开到镇政府才到终点站,但这里才是夏道的商业中心。   

  在闽江边,可以将沿江的风光尽收眼底,一座跨江的大桥已建成部分。街上闲人不多,但毕竟是乡镇,和大多乡村的青年全数逃之夭夭,村中仅残存老年人苦苦留守的状况不同,镇上还可看到一些男女青年。只是我多年后作为老翁独自前来,在夏道镇上已见不到那些往日的熟人。   

  我看到街边有一家米店,我走进店里,询问老板有无本地产的大米?过去夏道的各个乡村都以种植水稻为主,或许带些地产的大米回去尝尝也不虚此行。   

  老板指给我看,店里只有一种叫“金谷”牌的本地大米,每斤两元。除此外,其他几种大米都是外来的。现在,本地的稻田面积已不多,种田者甚少,多数的粮食靠外地运来。   

  我看了一下,所谓“金谷”牌的大米质地欠佳,于是放弃了购买的打算。   

  我问老板农贸市场的位置,老板指着往南平方向。   

  我顺着镇头的西南方向朝农贸市场走去,路上边走边拍照,在农贸市场不远的地方,我看到一位在路边修自行车老师傅,专心地在修车,我没放过拍照的机会,顺手给他就是一张。   

  修车师傅觉察到了,他给我报以善意的微笑。此人长相精干,面貌和蔼,年龄已有六十左右,多少应有漫长的人生阅历,他或许熟知本地的风土人情,看来这是一个值得交谈的对象。我和他打了招呼,和他交谈起来。在交谈中,他告诉我,他姓雷,年纪已63岁,现在街上摆个自行车摊卖手艺为生。一个月下来挣个八九百元马马虎虎度日。我问他已这般年纪已可颐养天年了,是否退休后闲不住出来做些劳务?   

  修车雷师傅告诉我,他原是下放的夏道社会青年,1970年被下放到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水井窠村,在乡下一直干到1978年才重新恢复居民身份。开头在夏道运输队捎排,就是将木头编最好的中医专治白癜风医院成长长的木排顺江放流到闽江下游的福州一带。干了两三年因水口电站的大坝建成,木排遇到阻拦,捎排的营生无法继续,他改行到邵武化肥厂打工七八年,后来南平安济瓷厂招工,他花钱买了一个招工名额进厂工作。然而好景不长,没几年安济瓷厂买断下岗,他只好到社会上打零工度日。快到退休年龄时,他到社保中心询问退休金事宜,因安济瓷厂总共只为他交过不到两年的社保,他要一次性补交八万多元退休后每月才能拿到五百多元退休金。他实在拿不出那么大的一笔巨款,因此失去退休金的来源。现在再找工作不现实了,只有靠修自行车这门手艺维持生活。   

  听他的叙述,不禁使我对他产生同病相怜的感慨,社会青年跟知识青年不一样半斤八两吗?我插队近八年,他还插队九年!   

  水井窠村是我插队考坑时在路上奔波时重要的路标之一,可惜当时我无缘同他认识,于是我问他,他还记得那时的插队知青的名字否?我有两个知青朋友叫陈振淦和陈祖武,就在水井窠下属的茶陵窠村插队,两村遥遥相望,中间仅一千米的距离,照理说他们之间应认识。雷师傅说,时间相隔太久,早期的知青的名字他都叫不上来了,如果我的知青朋友也插队达几年,那人肯定认识,只是名字早已遗忘。   

  我注意到他的生意较清淡,我说他如果在南平生意肯定不差,因现在肯从事这门手艺者甚缺,我在南平去修自行车时只见修车师傅应接不暇,修起自行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8FUN NET  

GMT-6, 2025-8-30 22:22 , Processed in 0.03697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