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统计局公布了四月份的CPI,巧得很,比一年期的定期储蓄少了0.1个百分点,从理论上说储蓄又摆脱了负利率。
这个数字与老百姓的感受相差甚远,不过这可是权威部门用一组组数字说话的。感觉的东西缺乏科学性,很有可能不真实。但是科学的也未必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政府一直在呼吁控制物价,年初的人代会上曾就去年未能达到物控目标而向代表们致歉。经过各方面的通力协作,现在物价总算是被“控制”住了,哪怕是0.1个百分点。
前几天去文具店买练习书法的毛笔与纸,一询价,竟比几个月前涨了几乎一倍。老板娘见我诧异,斜睨了我一眼,说:工资都涨了,物价还不涨?你去其他商铺看看,还有哪样东西没涨价!
老板娘讲的不错,倒是我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了,像是从外星球上来的。
一时之间,也算读过几年书的我竟无法在官方公布的数据与老板娘的话之间找到平衡点。
老板娘的话说出了一个经济规律,就是商品的价格与人工成本成正比。
但是老板娘只说出了决定物价高低众因素中的一个。
生产企业的经营者都懂得,决定产品治疗白癜风有什么方法net/question/27237754.html]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好价格的主要因素除了原材料、人工成本外,还有一个“大头”,即上缴的国家税收。
生产企业(包括流通领域)的经营者为了在刨去成本和纳税外还能够有所得,就必然会把增加的成本纳入产品(商品)中。所以企业纳税的多寡也与产品(商品)的价格有关。
从去年公布的税收收入来看,国家财税的增长远远超过GDP的增长。2002年GDP为10.2398万亿元,全国财政收入为1.8万亿元,占GDP的17.5%:2011年GDP为47.1564万亿元,财政收入10.37什么原因会产生白癜风40万亿元,占22%。9年时间GDP增加4.6倍?而财税增加竟达6倍!所占比率增加了4.5%。
数据说明我们税收的增长已经超过了经济的增长,换句话说就是高税收才是高物价最重要的那双“推手”。
物价、税收与GDP,看似毫不相关的几个名词,实际上则是相辅相成,税收推高了物价,物价直接为GDP作出贡献,GDP又为税收的增长提供了依据。所以物价的上涨在GDP快速增长中居功至伟。
在各级官员追求GDP高速增长的冲动下,在财税部门追求税收年年上台阶的指标下,真正要做到平抑物价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在公布的数据中自欺欺人刘云涛了。
官员们热衷于“政绩”与自己的升迁,而民众则更注重民主与民生。这是当今社会一道无解的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