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9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善是人性的魂

2524

主題

2524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xuaxlrfen 發表於 2016-12-4 01:44: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性一词,看似很深奥,很神秘,其实就是常说的人的本性,或天性。说是本性,是天性,但人性却是人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类在不断变化着,进化着,人性也在变化。故而人的“天性”的“天”绝非“先天具有”的一成不变的“天”,“本性”的“本”也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孟子)或“人之初性本恶”(荀子)的“本”字结论上,而是因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与时俱进中。但,人性毕竟是从根本上决定着并解释着人类所有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人性,包括动物性(生物人)和社会性(社会人),而社会性是其特征与核心。人的社会行为千奇百怪,但善恶却是本质之分。所以,人性的论证往往集中于善恶之争,且从未停止。   

  动物性即兽性,动物性无善恶之分。人是智慧生物,善恶是人性的社会性表现,甚或说是人性的核心表现。善恶两面集人于一体,可怕的是善恶具有同等的力量;更可怕的是,人的善恶只在一念之间。因此,只有抑恶扬善,人类才有文明,社会才会和谐。抑恶扬善必须做到“认知、认同、践行”。诚善与否,是做人的软肋,人品之大忌,腐败的基因,所以诚善该是核心价值观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看得好中做人的核心。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片中提出“诚为本,善做魂”,即诚以善为本,人以善为魂。做人,知行一致,表里一致,言行一致,看似诚,实是善。当然,反人性的恶人,也会表里一致,言行一致,那是十恶不赦的大恶。   

  ?善是道德范畴,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习得。善的保障是外在约束的法(包括乡规民约,家规家训等)和内在约束的德。法可保善行,德则生善欲。当然,法和德都有白癜风症状图片时代性,重在与时俱进。所谓善恶,利人利己是为善,利人不利己是为大善;损人利己是为恶,损人不利己,则属反人性的行为,是为大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为“神”。所谓神性,其实就是理性。用神性驾驭、控制、战胜本能的欲望就是修养,有德。恶源于欲,故荀子“以道制欲”,宋代理学的“以理胜欲”即指此意。显然,“道”与“理”即善,“欲”即恶。平常人,能否驾驭,往往在一念间。圣经中的知善恶树上所结的果子,可看不可吃,那是善恶之警戒。人心目中的神则总能驾驭且能救助俗人,盖因善是神的欲且是唯一。以善为欲,是心神合一,天人合一,是善做魂,人必善。西方人的“做人靠信仰”之意也大抵如此。在我国,古代传说“魂”负责主管人的精神灵魂,“魄”负责主管人的肉体生理。这魄是躯体,动物性;魂是精神,神性。若以善做魂,人性就有了神性。以“行善积德”做为人的信仰,也是佛教中所说的不二法门。出家人的口头语“善哉善哉”就是明证:“俗人”做对了,善哉善哉就是肯定和表扬,意即“好啊好啊”或“对了对了”;若做错了,则为“罪过罪过”的不满之意,既做到了善不离口,又给人留足了面子,以利于弃恶从善。   

  关于人性,最近,耶鲁大学心理学家保罗?布卢姆在他的新书《善恶之源》中给出的结论是:“我们天生就拥有某些道德本能,它们不是后天习得的,并非来自母亲的谆谆教诲,或者学校和教堂的指导,而是生物进化的产物。”他赞同托马斯·杰斐逊曾说过的话:“道德感,或者说良知,就像一个人的大腿和胳膊一样,是他身体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被赋予了道德感,只是有的比较强,有的比较弱,就像每个人四肢的力量也有大小之分一样。”显然,“生物进化”似乎也在主导着生物的灵魂,更在诠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释着“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而道德感或良知的核心(或灵魂)就是善。这似乎在证明着“人之初,性本善”,只是这善太微弱了。其实,更在提醒着“善做魂”的重要性——善是人性的魂!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