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7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坐在路边鼓掌”之愚见

6851

主題

6851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不离不弃つ 發表於 2016-12-11 11:19: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有篇博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网友3种评论,一是肯定,也想做这种人,二是质疑,如果大家都在路边鼓掌,谁去跑呢,三是觉得两种说法都对,根据这些情况写篇文章。  龙岩市第一医院被列入福建省农村儿童先天性  

  对于《坐在路边鼓掌的人》那篇博文,众说纷纭,有人对其肯定,也想做这种人;有人对其质疑:如果大家都在路边鼓掌,谁去跑呢?还有人认为,两种说法都对。窃以为,凡事应当具体问题区别对待,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过:“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我们在做事、想问题时,要根据事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托尔斯泰有句名言:“认识真理的主要障碍不是谬误,而是似是而非的真理”,大而化之的一概而论就会犯错误。   

  大千世界原本就是形形色色多元体,如果全都是“跑步者”,那么,谁来为其支撑;如果全都“坐在路边鼓掌”,那么鼓掌的意义何在!作为人类群体,既要有场上的“跑步者”,也必须有“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其间互为依存,相辅相成。跑步的人也好,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也罢,都是构成丰富多彩的社会要素,失缺了谁都会导致社会残破。   

  然而,人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个体特徵也各各不一,歌德说得好,“人在奋斗时,难免迷误”。造物主作为具有无穷创造力的天才,造就“跑步者”也造就“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让所有人都各有所为同时也必有所不为,她虽然伟大,但却没有思想,何去何从这个空白,还得依靠人们自己后天填补。人的行为活动注定是要受到重重条件制约的,只有认识自我和遵循自然规律,以正确的思想约束支配自己,才能作得到该当“跑步者”就不做“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该是“米粒涨姿势她曾经厌食症严重到即将死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也不去强作“跑步者”。譬如盲人阳光可以歌唱,张海迪能够创作,刘翔飞跃跨栏,袁家军出色领军神舟……倘若刘翔改为创作,张海迪换作跳水,阳光上阵跨栏,袁家军去种田放牧,其结果则不言而喻。大家只有因利乘便,各尽所能,社会才能祥和自然。   

  人活着,就必须要面对现实,所有现实的首要,当然是奋争,而这奋争的成败权在于从实际出发,用生命的火焰去点燃人生思想的灯,不断修正自己的角色——是“跑步者”抑或“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梦想的月光才会照进现实。   

  我想起罗兰曾说,“在努力耕耘的过程中,不必去关心别人的冷眼或喝彩,而只要自己努力而为”。是的,我们要不失为人之良知,以平淡的心宝宝多大以后可以喝酸奶态合理处置“想不想”与“该不该”的关系,实事求是地开发潜能完成自神奇醋蛋归元液之颈椎病己的创造性,尽到自己作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那么,无论能力大小,也无论成绩如何,就足以称得上是有个意义的人。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