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一直被人视作奸雄,可见世人对他的憎恶,他那句"宁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名言一出,更是将他的"大奸大恶"之名扬于天下,甚至是遗臭后世。
我无法知道历史上曹的真实样子。一开始听说曹,是初中时课本里学的《短歌行》。因为作者是曹,字孟德。那时候还没有读《三国演义》,只从老师那儿听说,曹是一个杀人如麻,性情暴躁,铁石心肠之人,说是英雄,更不如说是奸雄。这首诗中表达的是曹招贤纳士之意,其用心不言而喻,但我也读出了其中深沉厚重的味道,全无杀伐决断和对人伦情理的冷酷之意。记得《短歌行》是这样写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初读此诗时,诗里的“苦,忧,恩,念,依,心”,这些字眼让我看到了人生之短暂,生命不可逆的死之悲凉,比起天地之广阔,人不过是沧海一粟,渺小之极。原来,不可一世,傲视诸侯的曹,也有这般才情,也有心底柔软的一面。
他的这一面更体现在对关羽的情义里。在曹心里,即使能负天下人,那个人他却从未想负过。他就是曹口中"宁愿他与我为敌,我也不想杀他"的关羽。
初读《三国演义》时,并没有特别留意曹与关羽之间的这种男人之间的情愫,因为他们都是在战争中勇猛的枭雄,心如铁石,怎会有惺惺相惜,怎会有高山流水之意?其实细读,才发现,古时,男人之间是最重情义的,讲宄忠心不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一开始就是用来形容男人与男人兄弟情义的,只是后来人们才慢慢引用到男女之间的。古时就有钟子期,俞伯牙高山流水话知音的千古佳话。可见男人与男人之间的情义更是豪情万丈,忠心不改!
曹也是惜缘之人,并非无情无义,他早前与陈公台在中牟县的监牢中也是义结金兰,誓言生死相随。但是曹在误杀吕伯奢一家后,又为了"以绝后患"将吕伯奢也杀死,陈公台本来是助他逃走的,但见曹这样心狠手辣便弃他而去,投奔了董卓。后来陈公台帮助吕布打曹,兵败后,陈公台被曹所俘虏。曹劝陈公台归降自己,可以既往不咎,但陈公台宁死不降,曹跟随他来到野外的一处断崖,这里群山巍峨,草木苍翠,陈公台仰天长叹"这大好的河山呀…"便毅然决然的赴死,曹注定要背负恩义之人,望着陈公台跳下悬崖,此刻曹眼里是有泪的,他一个人怆然独立良久。
也许一个人要成就伟业,就必须以狠毒险恶的铁石之心为代价吧?听闻当年武则天为夺后位,不惜亲手弑子,当然这都是传说,但哪一朝代的更替不是惊心动魄,血流成河呢?这是历史我们无法改变,只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吧!
曹也是一个性情中人,他写《短歌行》时,必然也是一手举酒樽,对月独酌,一手执笔挥毫,神情豪壮又苍凉,他想独搅明月,亦想胸怀四方。他有盖世风华,也有雄才伟略,非普通的文人墨客可比,怕是连李煜这样的帝王诗人也只能兴叹,试问天地间,上下五千年谁有曹如此之狂傲,谁又曾煮酒论英雄?
自从曹在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最好效果最佳,关羽起,就有了白脸,红脸之说。当日,曹将关羽包围在一座山头上,派张辽劝关羽投降。作为将军,关羽有"温酒斩华雄"的勇猛,也有誓死如归的豪迈,但他也是失败的次数远比得胜的次数多。关羽思考再三,将士被俘投降如同女子受辱失身,是莫大的耻辱,但为了保护结义兄弟刘备的妻小不受乱军凌辱,他拼了自身的清白答应降了曹。但他提了三个条件:一、只降汉朝,不降曹。二、用刘备的俸禄养他的二位嫂嫂。三、一旦知道刘备的下落,便要去找他。曹见关羽如此刚烈,最终答应了他的条件。
在前往许都的途中,曹故意让关羽与二位嫂子同住一屋,关羽就拿了火把,手持大刀,通宵站于户外,曹见了暗暗佩服,关羽用他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曹。为了收买关羽的心,曹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还送了十个绝色美女和无数金银财宝给他,但关羽让美女去服侍嫂子,财物也暂交嫂嫂收藏。曹见关羽对财物和美女都不屑一顾,就又将吕布的赤兔马送给了他,这回关羽十分高兴,再三拜谢。曹感到奇怪,十分不解,以前送东西,关羽连一个谢字都没有说过,现在不仅笑脸相迎还连连拜谢,难道关羽就好这一口?他问"这是为什么"?关羽说"有了这千里马,得知了兄长消息,一日就能与兄长相见了"。曹在关羽这里付出了比金钱更多的情义,但关羽心里只有刘备,面对关羽如此的"薄情",曹听后有些后悔送马,却并不恼羞成怒,他一改往日的作风,对众将说"云长忠义,应为诸将楷模"!
当日,刘关张在桃园结义,准备一同干一番事业时,就已注定关羽今生只能以兄长为忠,他的结局是悲凉孤独的。"千里走单骑",寂寂一人一马,成就末路英雄,绵绵关山千里,相伴寞寞黄昏。后来又水淹七军,最终走麦城遇难,这都是后话。相信看了《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啦!
其实,曹的这番情义,关羽又何尝不懂?只是可以月下比肩,两两相望,对酌畅饮,可以倾听"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却不能以对刘备相同的忠义来报答。倘若他真的归顺了曹,恐怕也成就不了美名,亦会让曹小看了去吧,哪还配有义薄云天之名呢?
在收到了刘备的书信,得知兄长在袁绍处,关羽便立马向曹告辞,曹故意避而不见,没办法,关羽只好将曹送来的财物和美女全部留下,把汉寿亭侯大印也悬挂在大堂上,然后给曹留下一封告别书信,就护着二位嫂嫂找刘备去了。
曹见关羽去意已决,强留无意,便亲自赶来为关羽送行,两个七尺男儿,面对离別,不免伤感起来,他们坚硬的外表下,却也裹着一颗柔软的心,关羽对曹说"青山常在,绿水常流,丞相的大恩我终有一天会报答的"。怕只怕再见之时便是两军阵前,提刀来见了,望着远去的关羽,曹当场泪下!
且不说后来曹败走华容道,关羽终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