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7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用古题谱写一曲当代乡村的挽歌

6844

主題

6844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qzjbe 發表於 2016-12-24 02:05: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彭彪《过故人庄》新诗赏析   

     

  一说到乡村,在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等古代诗人所营造的一幅幅优美的田园生活景象,其清新、其宁静、其淳朴、其自然,令人心悦神往。可乡村的这一切美,我们发现在眼下的农村已不复存在,它们全都沉睡在了古代诗人的文字里,我们当代的乡村已经遗失了这种美丽,我们的乡村已经变得不美了。   

  湖北美术学院学生彭彪创作的新诗《过故人庄》(以下简称“彭诗”)就很好地写出了当代乡村美的遗失与背离。   

  诗歌开头一句“我在外面流浪”,很有震撼力,极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它写出了现代一批又一批的农村青年在改革开放浪潮的驱使下,背井离乡,由农村涌向城市。其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其中既有一拨又一拨的打工族,又有一茬又一茬的求学族,这些人本是农村的生机与活力,是农村的未来与希望,可他们走了,远离了乡村,走南闯北,在城市里打拼,在城市里“流浪”。于是,每一个人就是一首“流浪”的歌,每一个人就有一个“流浪”的故事。诗句中的“流浪”二字道出了他们背井离乡的酸楚,这里的“流浪”,可以说不是一个人的单独流浪,而是一代人的集体流浪。巧妙的是,作者为了增强诗歌的冲击力,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让每一个“流浪”的个体生命来感受远离乡土的苦辛,情感真挚。“我在外面流浪”,故土故人故事不可能随着“我”流浪时间的延长而淡忘,相反,它会随着流浪体验的加深而变得更加味美醇香。   

  幸运的是,流浪的“我”终于可以回来了,“我”可以回来看一看魂牵梦绕的故乡。旅途上的“我”归心似箭的喜悦心情自然不必言说。可当“我”“回来时”,却惊讶地发现故乡已不是“我”离开时的那个模样,更不是城市里高楼林立的现代化模样,“我”感觉故乡“瘦了一圈”。这个“瘦”字采用拟人手法,很有质感,既是“我”回故乡时对故乡的整体感觉,又似乎给我们活画出了两个故人久别重逢时相互端详相互评说的生动场景。紧接着破折号下面即为“我”端详故乡时所见到的景象:“墩子叔走了,门前的池水/干了一半/屋后驼背的柳树/头发散落了一地/老屋子蹲在坟边”“我”围绕着老屋,从“门前”看到“屋后”,从故人看到池水,从柳树看到老屋,发现故乡比以前“瘦”了,瘦得让“我”陌生。其实这里的“瘦”,也就是“丑”,“故乡瘦了一圈”也就是说故乡比以前变丑了。“丑”字是客观描述,“瘦”字则更有味道,作者不说故乡“丑”了,而说故乡“瘦”了,更体现出诗歌语言的张力。“故乡瘦了一圈”,还使用了一种对比的手法,即将“我”回故乡所见之景与“我”记忆中故乡景象形成对比,只不过离开故乡时的景象深埋“我”的心中,作者没有直接说出来。对比的效果让我们感觉故乡不仅瘦了,而且老了,变得很沧桑。你看,“墩子叔”死了,“池水”“干了一半”。“柳树”的背驼了,柳絮都散落一地。这一些变化,既是“我”所见故乡的衰败,萧条的景象,又说明“我”在外面“流浪”的时间之长,离开故乡的时间之久。老屋也开始破败,很低矮地“蹲在坟边”,这跟我在大城市里看惯了的高楼大厦形成极大的反差,我感觉老屋也像一座低矮的坟冢,“蹲”在另一座坟冢的旁边。坟冢是死者的栖身之所,故乡的“老屋子蹲在坟边”,也预示着变“瘦”的故乡沧桑颓败,离死亡也已经不远。故乡的死亡,这对“我”来说是痛心疾首的,可我又怎能奈何得了。诗歌读到这里,“我”撕心裂肺的痛楚已经溢于言表。   

  故乡的一切都变了,唯一不变的是“屋顶的白云”,它“仍在风中奔跑”。这一句是诗中唯一具有生机和动感的句子,可是“白云”不属于故乡,它属于天空,属于大自然,它只是奔跑着正从老屋的屋顶经过。“白云”在这里不是简单的空中白云,而是时间的象征,“奔跑”象征时间的永不停息。句中的“仍”字富有蕴味,它传达出一种现在进行时的状态,既可指“屋顶的白云”正“在风中奔跑”的一种自然状态,也可指时间正在奔流不息的一种运动状态,还可指故乡在时间的流里继续消瘦的一种情感状态。   

  当下,每一个在外面“流浪”的人回到故乡,都会发现故乡“瘦”了。这是一种普遍的乡村体验,也是诗歌极易引起情感共鸣的地方。这里的“故乡”,也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故乡,而是“我们”的故乡,是我们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千千万万的故乡。   

  人瘦了,我们尚且要补充营养以改善生活;故乡“瘦”了,我们是不是也该像鲁迅先生那样深情地呐喊要人们引起“疗救的注意”?   

  改革,发展了城市,也壮大了城市,可我们的故乡——农村,却被改革冷落在边远的角落。当代的农村,在现代城市文明的映照下,显得十分的破败与狼藉。在那里,年轻人走了,只剩下我们的父辈——一群老农民还在蹲守。如今的农村不美了,连它们固有的自然淳朴的本性也被改革冲击殆尽。长篇小说《拉魂》的作者陈先发说得好:“东方式乡村景物依然,而灵魂已去,徒具这一副令人悲伤的躯壳”。   

  故乡“瘦”了,让我们悲伤;故乡的灵魂没了,更让我们断肠!   

  彭诗内容赏析完了,可我还有要说的话,那就是这首诗歌的题目。   

  彭诗题目朴实无华,属于普通叙事的那种,可关键是《过故人庄》是一个诗歌旧题,由唐代田园诗人孟浩然(以下简称“孟诗”)首创,而且孟诗是一首名作,被编入多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几乎每一个中学生都耳熟能详。这样,名人名诗的光环,使得彭诗普通的题目变得不普通,也使得彭诗的消痔软膏治疗白癜风效果怎样诗歌内容更丰厚,诗歌蕴味更隽永。   

  读者在阅读彭诗时,自然会想到孟诗,从而不自觉地将两首诗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是由作者预设,读者自觉完成的由诗内到诗外的一种比较。这种比较是读者阅读彭诗后的一种创造,属于接受美学范畴,哪怕是读者大脑意识的一种活动,并不一定需要形成文字。孟诗与彭诗既为同题诗,自然存在一些相同之处,如两首诗都是采用纪实的笔法,都是以“我”的视角来描写乡村,笔力同样轻淡但意味同样深远,两首诗的体制都很短小,孟诗是五言律诗,只有八句四十个字,彭诗也只有八行六十一个字。   

  当然,两首诗的不同点要远远大于相同点。在诗歌创作的时间顺序上,孟诗远远早于彭诗。可见,彭诗是对孟诗的同题仿写,是俗话所说的“旧瓶装新酒”。彭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