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我国首部《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北京率先跟进,11月28日就出台了《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条例规定,在北京市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等地方禁止吸烟,禁烟场所吸烟最高可罚200元。该条例从明年6月1日起执行。
我国是《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国,该《公约》2006年就在我国生效,8年来我们也相继出台了许多控烟法令,但收效甚微。中国现有烟民超过3亿,占世界吸烟总人数的30%。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也是烟害最为严重的国家这一。在我们国家,约有7.4亿非吸烟者遭受着二手烟的侵害。
吸烟有害健康,已经毋庸置疑。世界卫生组织探明烟草烟雾至少含有69种致癌物质,85%因肺癌导致死亡的人与吸烟有关。吸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国际上把空气质量标准定为24小时内pm2.5平均值小于25微克/立方米。我们国家的要求没那么高,只要24小时PM2.5平均值小于75微克/立方米,就算合格。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介绍,在35平方米房间内连续吸3支烟,距离吸烟者1.5米,空气中PM2.5浓度可达1700微克/立方米。北京最严重的雾霾天气,pm2.5平均值为500微克/立方米。可见只要在办公室里吸3支烟,其空气污染程度就比北京重污染天气还要高出三、四倍。即便在烟灭1小时后,室内空气中的PM2.5仍可达350微克/立方米以上,相当于“6级严重污染”。可见吸烟对空气的污染,不亚于粉尘以及汽车尾气排放。而且残留烟雾可渗入到屋内的墙壁、家具、衣物,乃至人的头发里。里面的致癌物、辐射元素,可在室内滞留数天乃至数月。人们称之为“三手烟”。
我们的《控制吸烟条例》只规定在“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等地方。”禁止吸烟,室外控烟仍然是执法的空白区。控烟虽然是民心所向,但执法却有难度。比如在办公室外吸烟谁去制止?想在酒店、歌舞厅、宾馆等地控烟,老板肯定不会配合。消费者是上帝,他们绝不会得罪他们的衣食父母。可见我们的控烟条例,缺乏有效的监督执行主体。在学校、医院、公交车上吸烟,教师、医生、司机能执行罚款吗?
控烟是一场全民文明道德意设教育,烟民不自觉,必定给控烟带来难度。戒烟要有毅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有一个同事,是得肺癌死的。生前医生曾多次警告过他,必须戒烟。他也多次下过决心,但大多半途而废。后来他说:“我的烟可能要和饭一道戒了。”这句话不幸被他言中。烟民戒不掉烟,是因为对烟草兴奋的依防衰老不要忽略了免疫力的重要性赖。国家控不住烟,是财政对烟税的依赖。烟税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据说我国的烟税能养活全国的军队。这话听着有点吓人,但也不是全无依据。假如一个烟民每天用于吸烟的开支为10元,一年就是3600元。3亿烟民每年的烟草消费将超过一万亿,多大的GDP呀。
烟草行业连接着上万个烟草企业,以及成百万烟农。它的兴衰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计。国家确实难下控烟决心。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国家对烟草行业的税收收入,抵不过因吸烟危害而带来的公共医疗费用支出。烟民因不吸烟而节省下来的钱,就会增加其他方面的消费。所以对国家而言,只是转移了财政收入,而不是减少。
国家控烟是人心所向,为大多数人拥护。问题是控烟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想要控烟,首先须限制烟草这些事值得我们花时间去注意的生想要线条身材请关注这里产和销售。国家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像限制碳排放一样,关停一部分烟草企业,扶持烟农改种其他作物,并给以资金补助。否则轰轰烈烈的控烟举措,只能是虎头蛇尾,控一阵子就会不了了之。
2014.1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