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休閒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3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读韩文话千里马

[複製鏈接]

819

主題

819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1-7 20:02: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伯乐相马”这一耳熟能详的古代典故中和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那脍炙人口的《马说》中都提到过的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千里马一词,最早见于《楚词?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以后中国正史中多次提到千里马,如《史记?赵世家》:“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上一篇《读韩文话伯乐》中重点谈论的是伯乐,那么我们现在就重点说一说千里马,好吗?   

  那么历史上真的有千里之马吗?还真是有的。有(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为证: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注:大宛[yuān]古西域国名,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尤以出产汗血宝马著称。)   

  马,草食性家畜。家马是由野马驯化而来。中国是最早开始驯化马匹的国家之一,从黄河下游的山东以及江苏等地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及仰韶文化时期遗址的遗物中,都证明距今6000年左右时几个野马变种已被驯化为家畜。马的家称作“马厩”。   

  马自从被人类驯服后,在古代社会中曾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不可否认,马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特别是哪些用于古代的军事之中的千里马,更是为古代社会的改朝换代及社会的进一步向前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事实也是如此,历史上的昭陵六骏就是很好的例证:   

  昭陵六骏,是指陕西醴[lǐ]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   

  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gua)”、“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sà]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阎立德弟弟),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并都亲自给予赞语。   

  譬如“飒露紫”据《旧唐书?丘行恭传》(卷59)记载,唐武德三年,也就是公元620年,李世民与王世充在洛阳邙[máng]山的一次交战中,为了探清对方实力,他自己跨上“飒露紫”,只带了数十名骑兵,猛冲敌阵,杀开一条血路,一直冲到敌阵背后。因为来势太猛,王世充军被冲得晕头转向,一片慌乱,几乎无人敢挡其锋。李世民只顾猛冲,和随从将士失散,只有将军丘行恭一人紧随其后。突然,一条长堤横在面前,围追堵截的王世充骑兵又一箭射中战马“飒露紫”,在这危急关头,大将军丘行恭急转马头,向敌兵连射几箭,随即翻身下马,把自己的坐骑让与李世民,自己一手牵着受伤的“飒露紫”,一手持刀和李世民一起“巨跃大呼,斩数人,突阵而出,得入大军。”回到营地,丘行恭为“飒露紫”拔出胸前的箭之后,“飒露紫”就倒下去了。   

  李世民为了表彰丘行恭拼死护驾的战功,特命将拔箭的情形刻于石屏上。李世民为其题赞文日:“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zhé]三川,威凌八阵。”   

  然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千里马是指在社会发展中被誉为有才能的人。这样的千里马可以用一个“斌[bīn]”字加以概括。“斌”者,是说做事能文能武也,具备文武全才的综合素质的人才,在社会而论,那就是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这样的千里马在中国历史上真是不胜枚举,譬如:唐朝太宗李世民就是千里马中之娇娇者,其本身不仅是一匹才识兼备的千里马,更是能够驾驭千里马的明主。魏征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即太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   

  其他如“房谋杜断”中的房玄龄、杜如晦;还有武则天时期的狄仁杰,以及从武则天到唐玄宗理政初期的名相姚崇、宋景等,都是唐朝前期治国安邦的千里马也。正是在这样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千里马的辅佐之下,开创了大唐的盛世局面。   

  阅读韩愈的文章,综观韩愈的一生也总是与千里马有关。而他这匹千里马就没有魏征等人那么幸运了,被“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见韩愈《马说》一文)。为什么?原因不明而知。虽然后来也被发现擢用,却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在当时唐朝走向没落之时处于像韩愈这样的千里马又何在少数呢?    

  他的《蓝田县丞厅壁记》中就写出了其中一例,译文为:博陵人崔斯立,勤学苦练,以积累学问,他的学问包容宏深,境界广阔,每天都有长进,并且逐步显露出来。贞元初年,他怀藏本领,在京城与人较量文艺,两次得中,两次折服众人。元和初年。他任大理评事,因为上疏论朝政得失而被贬官,经过两次迁谪[zhé],来到这里北京哪家皮肤科医院好做县丞。刚到时,他叹息说:“官无大小,只怕自己的能力不能称职。”在只能闭口无言无所作为的现实面前,他又感慨地说:“丞啊,丞啊,我没有对不起丞,丞却对不起我!”于是完全去掉棱角,一概按照旧例,平平庸庸地去做这县丞。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韩愈《送孟东野序》)。《马说》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但是在社会中有才能之人,在实际行动中并不一定能为社会做出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t/question/40492020.html]兰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应有效益的千里马,或许经过鞭策惊醒之后而回归本位,“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最要在‘速改’上著力。”韩愈之《争臣论》中所说的阳城就是其中一例。   

  当然,还有恃才傲物、桀骜不驯的千里马,为了一已自私、更有甚者明是安康、发展社会,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8FUN NET  

GMT-6, 2025-4-6 07:36 , Processed in 0.03656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