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12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人与武士

6844

主題

6844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qzjbe 發表於 2016-9-9 13:27: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据说现在全世界新书的厚度赶得上火车跑开的速度,为了避免重复的劳动和不道德的剽窃,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公布前最需要做的是,先搜索一下人们已发表的信息数据库,查查这个知识技术观点到底有没有,如果真没有,并且确实可以有。那就比较让人欣慰,便算是找到可以做创新工作的地方了。承载着这样的新修的习惯,我关注了事态的发展。偶然想到:文人与武士这个题目和关键词,网络搜索了一番,窃喜,这五个字组合在一起,没有人做过讨论和牢骚,所以我就决定在这里拉粑粑了。很难得的发现自己竟然是个愤青。自我感觉身上背着文人的血脉,在历史的故纸堆里搜寻的前世今生,竟然还搜寻到了琉球群岛,最后我还是愤愤然,又去回看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书。中学的历史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他的历史课讲的很有情味,能够将那厚重的历史,用谈事说故事讲观点的方法,将我们深深的吸引住。甚至树立了我们去历史的海洋里探险的精神。高考分科时,班里竟然大多数同学要选择读文科。按常规的分科比例每个班也就十几个不超过二十个学生去选择学文。于是历史老师又肩负了游说我们放下历史,面对现实,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但是他的历史课还是铭记在我心里了,因为他讲的历史很精彩,但近代史却很悲伤难过,他说我最不爱讲的就是中国近代史,然而每隔两年总还是要讲到它。他说近代史就是中国人的屈辱史,也是最让他心情沉郁的一段课。那时候我也很愤然,但学习的过程还是新鲜的。百年的民族的屈辱感能够感受到,虽然印象深刻,却没那么放不下。   

  然而,日本的购岛事件却又一次欺负了中国人的感情,还侮辱了中国人的智商。这事让我觉得匹夫有责是多么深刻和重要。甚至事态初期也想报复一下这个不知道自己有几条腿的日本。不过慢慢的还是随着政府和舆论的导向变得让情感更为理性了,而没有出离了愤怒。   

  温习完近代史,仔细研读了甲午战争后,为当时腐败的清政府一时竟也无语。但是却让我重新关注起鲁思·本尼迪克特写关于日本精神的《菊与刀》。特别想探究一下这个不认账的国家大众的精神文化和思想意识到底是怎样的。经过点滴之功,发现日本特别推崇武士道,社会的各个阶层都认为武士道精神就是日本的民族精神。如果说菊代表忠君爱国,刀则代表能够勇敢赴死。这样的情怀并被几乎整个国家的人民所接受和认同,甚至身体力行,确实的说也是难能可贵的。中国已有专业人士已经研究过武士道精神了,说起源于江户时代,是借用儒家的忠勇而不是中庸,禅宗的生死如一的求死而不是求生,以及日本神道的天皇信仰而形成的。简单点就是既有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有佛教文化的认同,同时也有日本自己的神道教文化。这就是日本人较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再简单一点那就是日本人心中的民族形象是一个武士。甚至是一个忍者。无论武士或者忍者。本质上都是我们中国人概念中的武士。只不过忍者更像是血滴子,是专搞暗杀的武士。武士文化不仅是民族信仰,而且表达在日本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中,比治疗白癜风有效方法如喜欢樱花,喜欢菊,喜欢茶,喜欢清酒。别国人越是不理解可能越容易形成值得骄傲的行为价值观。应该说人们对武士精神的认可和喜爱也是源自历史。有兴趣的可以浏览日本武士道的介绍,以及一些典型的文学作品,去理解的更完整全面。总而言之,日本没有觉得武士精神不符合君子动口不动手,动手仿佛意味着有兵痞的意思。武士被视为精神高尚,颇有几分铁肩担道义,武力平天下的意思来。   

  而在中国文化里能打能斗的大都缺心眼,这人比较武,那就是不怎么文,不文就有点智力北京看白癜风光疗费用商数不太够的意思,较为贬义,至少不被看好。国人文化里是看不起武人的,觉得武人是傻使力气白费劲最后还无所得,即使有回报也是杯水车薪。看看水浒不都是一群好汉被朝廷耍了,一群铮铮铁汉却被宋三郎领导,是被吴用完成筹谋的军事力量而已。日本则是国家朝政一度被幕府执掌,因此拥有武力和军事能力是有崇高地位的。而中国的武士大都是江湖侠士。偶然有几个武状元白癜风的医疗医院为官做事,那也总得被冤屈而死,例如岳飞,袁崇焕,杨家将等等。在民族印象中中国武士也称武侠,被敬仰是侠客身份,他们去飞蛾扑火,或者火中取栗,大多最后舍身取义,例如荆轲。总之中国武士最后确实没有啥好下场。而中国文人怎完全不同,诸葛亮、张良、萧何、魏征,范雎等等不尽数,而且大都落得较好收场。所以中国人的理想都是选择先做文人再做官。当兵就更不用说了,不是有俗话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嘛。   

  这个意识行为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中一直存在。比较招国人普遍爱戴的武士年代可能也有,比如封神榜里面,很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地方多人物都被封以神位,地位如何就不言自明了。其次地位较高的时期是三国时期,比如关羽甚至被神话,看三国演义,里面武将的故事描述的更多一些,虽然文臣也是非常有采的,重文轻武的国人,把文斗说得比武斗还惊险不是没有可能。战争年代武将的才能才可以发挥并被认可。而几千年的中国史里,战争并不是天天有。偶然有你就会发现,走马换将让行的来,战争结束,这班武将大都也被拿下,换上一些新鲜的面孔。因此武士在中国就如铁铲,用完就丢在仓库里了,后面的精彩没他们什么事了。而日本的武士却是樱花、菊花、配刀,时刻体现在行为中,甚至也是可以炫耀的随身的配饰。虽然现在出门带刀不会了,但是民族情结里,那把刀还在。而中国具有极高权威的是文人,文人的力量也更大,学好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而大多数人都是学好文艺再去卖身的。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需要从文人的精神去找寻,据爷爷辈的人说,解放前读书一般都是请先生,开设私塾。几乎每家私塾都设立孔子像,入学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孔圣人磕响头。可想而知,孔子的儒家精神,每个小孩开始认识第一个字前,就开始灌输了。跪拜孔子千年的中国人,有了中国文化,如果没有孔子仿佛就是没文化,成不了孔圣人的师孙子,才不得已去改学别的行当,但是社会地位只能从三教九流中末着数了。什么音乐艺术在中国那都是卖唱卖艺居无定所的,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这现象竟然是千年,而不是一百年或者数百年流行。十个字概括: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后果呢?真是天荒地老,四大文明古国就剩一国了,我们还坚持着我们的文人心态。随着西方蛮夷变成列强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