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休閒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2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那些安卧在信笺里的温情时光

[複製鏈接]

8896

主題

8896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9-24 23:44: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收拾书柜,看到几封古典园林景致的名信片,下面压着几本信笺,原是我心血来潮想重温下笔墨抒写寄信的乐趣,一年中搜罗了好多种款式的信封信纸,在文博会上偶然遇到些有纪念意义的精美名信片,又不禁收于囊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却终没能提笔,也不知该寄往何处。忽然很怀念曾经没有网络的日子,那些靠着漫长等待连接着的情谊,那些以白纸素笔喂养着的情怀,因一个个小小信封传递着真情厚意。   

  自从有了博客、QQ空间,一些天南海北的陌生人互相认识并熟悉,在文字里渐渐拥有相同志趣的朋友,也收获了些真诚的友情。那时的我们,虽不再贴上邮票去寄信,却还在文字里虔诚交流,沟通还算随意。当有一天,我也开通了微信,有了“朋友圈”,加了些群,找回了些远逝的年少记忆,也遇上些生活中难得结识的各方面高人,内心竟无比兴奋并感激新科技的发达。后来,渐渐多起的“好友”,每天不分时段不厌其烦发着广告的微商,竟还有些没认真聊过三句的朋友以“讨要红包验证情义”为乐,还有些试探你是否删除他(她)的短信不时骚扰……在这陌生人很快相识的网络,当“友情”被挂上标签认领,当它在物欲面前不堪外力侵袭,怎能不叫人痛心?   

  短暂喧闹在内心针刺般疼过之后遁入冷寂,曾经的欢喜又重归宁静。窗外白云团团簇簇,丰盈着湛蓝天空,一朵朵看似乳白色的超大棉花,悠然随性地惬意在天际,恍惚又回到遥远年代那些简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单而又充满期待的日子——   

  最早写信应该是上初中吧,喜欢青翠的原野,喜欢晾衣杆上晶莹的雨珠,喜欢晚自习前朦胧的黄昏,便也喜欢上可以抒发情感的诗歌。一次在报纸中缝看到函授诗歌的招生广告,兴致勃勃地参加并搜刮文字交作业,几个月下来拿了个结业证作纪念,也算是平生第一次与文字结缘吧。凭着那份初起的狂热,虽无墨水却似有点清冷,捧着书便不知南北,年少懵懂不知气质为何物,只想着有一天我也能以笔为荣。得了几个奖,也因那点脆生生的文字混了个特约记者证,却因生活所累,在而后的二十年来几乎与笔绝缘。那时的最佳联络方式就是白纸黑字,薄薄信封装载着万千心绪,往往写一张纸得琢磨好久,生怕少了些必交代之事必表达之词,那样的话,一个来回就得再等半月以上。最期待远方编辑老师的回信,只言片语中满是鼓励和指点,全无如今邮箱自动回复的冰冷和石沉大海的茫然。当文字散发出温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度,以亲友般的熟悉朝你扑面而来,就算在寒冬冰冷的小屋里,伏案而书,靠床而读,迷漫周围的暖暖氛围会让你忽略原有的困苦和寒冷。   

  在我随身而行的收藏中,有一封语文潘老师的信。他是我为数不多记忆深刻的老师吧,也是曾经最给予我帮助和鼓励的老师!记得他走路总是慢悠悠地,头刘云涛上早已铺满霜花,带着副老花眼镜,说话慢条斯理地,每每逢他上课,教室里必是轻松愉快的,临近中考,这种放松对于重点班来说尤其难得。他老是借给我书看,在渴望知识的小心灵里刻下不小的印迹,那个寒假因了老师的赠予变得异彩纷呈,没有课外辅导书的学习路上,那些报刊杂志无形中成了小帮手。因为老师的仁慈,我也特别喜欢写作文,连周记都可以写上满满几大张,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什么欢乐忧伤都可以付之笔端,记得最长一篇整整有十一页,不知能不能评上个“最长周记奖”,呵呵。正因爱写,本子不够用,老师还多给了几个。后来知道我不顾劝阻离开校园,他让同学给我带回一封信,言语恳切,权衡利弊,让我有机会去复读……多年以来,一直不敢再拜访恩师,只恐一事无成而无脸面对。直到今年初春,二十多年未联系的同学们重聚微信群,谈起些当年趣事囧事,无不追忆着青春的梦,都已近不惑之年,该放下的该感恩的该怀念的都一股脑诉诸屏幕。得知好几位老师同学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也包括我敬爱并常常想起的潘老师,顿时语噎,一时糊涂一世悔恨啊!记得您给我垫上的报名费,记得您和蔼温顺的教诲,记得您和因为车祸有点痴傻的师娘在雨中相依相伴的身影……如今,读着您语重心长的书信,当泪水模糊视线,您的音容笑貌却缓缓清晰,老师,谢谢您留给我最珍贵的礼物!   

  与书信为伴的日子里,少不了那些几年嘻笑打骂的同窗好友,朝夕为伴情如姐妹,有时也会因些小摩擦闹得面红耳赤,口拙的人,愈合感情的方法免不了以笔传情,当误会或隔阂随着见字如面的笑意中消散,搁浅的友谊便重新起航。说对不起有时很难,无声地再信任相牵唯寄托于纸条信纸,这是现今人们难以得到的纯粹简单。最喜欢听到外面喊起你的名字,往往在午后,静谧的乡间小路上传来“滴滴”报信声,回响着邮差拉长的音调,惊飞电线杆上一群歇息的麻雀。还没跨进家门,就急不可耐地打开信封,一声报喜,几段趣事,还有很多各自的近况,和一些想念、祝福的字眼,收信的那几天,日子也仿佛变得多姿多彩。遇着些感人的信件,便一次次重读重新品味,生活的艰难乏味都已不在眼中,年轻的心中升腾着梦想的激情。   

  曾经也有过以笔会友的经历,这么多年过去,沉淀在心底特别深刻的只有一位,箱子里保存完好的大叠信件和书签足以证明。那时我在四川给大哥帮忙看店,因为发在杂志上的一段话,收到很多陌生同龄人来信,只记得其中一句大概意思是“即使卑微,也要做一株坚韧的小草。”由于喜好安静,只选了几个做了笔友,联系最久的是一位来自唐山的高二男生。他认识我的原因很独特,文笔不错,一女同学请他帮忙给我写信,写第二封的时候,却和同学交换让我做了他笔友。这种坦言的真诚让我很感动,也许在他们眼里,我是个摆弄文字的人吧,收到给他寄去的上有我拙作的书和一些编辑约稿信,这男孩竟然兴奋地告知了家人,并说妈妈让他好好向我学习,弄得自知斤两的我很是尴尬。他的名中有个“铎”字,想到宋代词人潘阆《酒泉子》中一句“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觉得非常有诗意且很有文化底蕴,便猜他父母该是博学之人,他笑称没有。   

  他经常给我讲些学校和家里的事情,分享着读书时光的充实和快乐,也吐露些青春期的小烦恼,俨然把我当成知心姐姐,对于这个单纯好学的男孩,我是有信必回,有问题必解析,即使我也不过大他三岁而已。他的字很清爽,字里行间对我姐姐姐姐地喊着,让我感觉正和一个善良腼腆的弟弟促膝交谈,为了认真对待这份清纯的友谊,我经常在下班后熬到深夜写信,洋洋洒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8FUN NET  

GMT-6, 2025-9-5 19:41 , Processed in 0.03487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