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休閒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3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秋的断想

[複製鏈接]

2122

主題

2122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11-5 15:54: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   

  年轻时读欧阳修的《秋声赋》总觉得欧大学士太过于伤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洌,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欧大学士为北宋文坛之首,其弟子权倾朝野,自己一生也游山玩水,吟诗作赋,泛舟江海,侣友渔樵,没有生计之愁,没有娶妻之忧,没有修房造屋之苦,所谓的愁苦也只是仕途不畅,美芹之献不被采纳,见别人得志尤其是小人得志而心感不平,比起那些社会底层人物,其愁苦又有何惨烈?几十年后,我再读《秋声赋》竞会发现,原来治愈白癜风要多少钱文人有文人的愁苦,晋绅大夫有晋绅大夫的愁苦,他们的愁苦甚至超过那些山野樵夫。地位底下者,有愁之后,他们可以呼天怆地,可以指爹斥娘。而文人,尤其是像欧阳修那样有身份的文人有了愁苦之后,他往往得装出一副什么也不在乎的样子,得装出一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圣人的样子。只得自咽泪水,有时不得不拿秋来说事,不得不把好端端的秋天描写得近乎鬼哭狼嚎。   

  汉代杨雄说“言为心声”,秋就是欧阳修,欧阳修就是秋。   

  现代的峻青在写《秋色赋》的时候对欧阳修很不客气的指责了一番。也是他的大作《秋声赋》的立意所在,好像古今之人在对秋的态度上会大相径庭。   

  或许峻青是迫于当时的压力,无法直言,真言。只得说我们今人对秋天的喜欢远胜过古人,远胜过欧阳修。   

  这种立论其实很有悖于心理学。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的“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不光适古,同样宜今。   

  二   

  或许在同一时候,我又读过峻青的《秋声赋》,这篇文章后来选自中学语文教材。我初读这些文章的时候,觉得作者不光写出了秋天的自然美,更写出了秋天的生活美。其主题就是新中国,新时代人们对秋的感悟会有别于古代文人,尤其是有别于欧阳修那种神经兮兮的文人。当时我常被文章中的场景,对话,语言,主题所迷惑,加之碧野《天山景物记》、徐迟的《黄山记》、杨朔的《海市》、秦牧的《花城》等散文的影响,我觉得散文要那样写,秋要那样写。好像现代散文的范本就是那样。几十年后,我再看这些散文的时候又发现,我当时的文学知识多么的幼稚,多么的可笑。想想巴金、茅盾、沈从文、冰心等一大批作家在建国之后所写的作品远不及解放前,想想郭沫若在许多文章中打胡乱说,我不得不说这些作家要么违心而作,要么是应命而作,大多可以贴上“遵命文学”的标签。   

  这些散文好像给人的印象是新中国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大多不会悲秋,大多是喜欢秋,大多是歌颂秋。   

  其实,春耶,夏耶,秋耶,冬耶大多因人而异,因情而异,情好者,枯枝败叶也胜过万紫千红,情差者,纵有莺歌燕舞也索然无趣。   

  有人悲秋,也有人悲春,有人颂夏,也有人颂冬。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三   

  悲秋是因落叶,颂秋是因收获。   

  悲秋是因细雨绵绵,颂秋是因硕果片片。   

  悲秋之人并非思想有问题,颂秋之人并非思想没有问题。   

  我时常见秋而伤情者大多是故作多于真情。   

  我时常发现见一片枫叶而发思古之幽之人大多浅薄多于深沉。   

  是习惯使然?是学识使然?是品性使然?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是相通的,这就是好些人的写作是为他人而作,是为名而作,是为利而作,不是如英国作家王尔德所倡导的“为艺术而艺术,为文学而文学。”   

  有功利当头,那文学也不是文学,那艺术也不是艺术、   

  我时常为杨朔、柳青、秦牧、碧野等一批作家而惋惜,想想他们是多少有才华的人。可惜,政治让他们成了文学上的过客,成了后人的笑料。   

  当然,更笑料的还不是他们而是郭沫若,毛泽东健全歌颂毛泽东,华国锋当主席歌颂华国锋,写了许多歌功颂德之作,写了如《李白与杜甫》那样胡煞的学术著作。   

  想想这些作家时常处于灵与肉的分北京看白癜风权威医院裂之中,活得多累哟!   

  四   

  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季。   

  牌有对应的红桃、方块、黑桃、梅花。五十四张牌代表五十四个星期天,大王代表白天,小王代表黑夜,春天是红桃,夏天是方块,秋天是黑桃,冬天是梅花。每种花色的点数自然相加恰恰是一个季度的天数。   

  四季如牌,牌如四季。   

  人生有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少年如春之晨,青年如夏之阳,中年如秋之果,老年如冬之雪。这又是何等的巧合。   

  自然如人,人如自然。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体   

  四季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好吗各领风骚,人生各有风采,用不着厚此薄彼,用不着非要在四季中分出伯仲高低。   

  同样也不要因自己是青年就看不起老年,也不要因自己是老年就瞧不起青年。人生之道如街道,有人行道,有机动车道,有非机动车道,有盲道,各走各的路,各留各的风景,大家彼此奔波,彼此是演员,也彼此是观众,用不着你笑我,我也用不着笑你。   

  五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也是失落的季节,上帝这样安排太有深意,要想收获,好像必须失落。   

  你要想领略小桥流水人家的风光,就得有古道西风瘦马的辛劳。你想稻谷满仓,就得容忍落叶满地。   

  无论是收获,还是失落,都得迎接银装素裹的冬天。   

  看来机会是均等的。   

  悲乎,喜乎,还不如由它去罢。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你又有什么法子呢?是耶是非,非耶是是,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最后不都化着一缕轻烟。   

  官耶,民耶,不都一样与天为屋,以地为床?   

  法天,法地,法自然。   

  法他,法你,最后都得法我。   

  大我,小我,本我,不都有一个我?   

  从会意的角度上讲“秋”是烈火烧湿柴,你想有多难。   

  这就是自然。   

  这就是人生。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8FUN NET  

GMT-6, 2025-8-5 20:14 , Processed in 0.03812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